百年築城

四山-一個偶然會聽到的名字,原來是指九龍四山,一個多世紀前,分別由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四條客家村落所組成。這四條村之所以得名是由於位此處的花崗岩,石質良好,適合建築之用,因此此處開採石礦以作建材蓬勃,因而得名。 其實香港開埠之初,客家人在此聚居而以採石礦為生者,為數不少,客家人所指是客籍人士,以白長樂嘉應州、惠州為最多,亦有來自五華、東江、淡水等。而香港採石工業,並非只在四山出現,港九各地均有石礦場,而四山則因為石質最優良而為人熟悉。   香港開埠初期,因為需要進行大量建設,對石材需求殷切,令客家人在港採石的人數越來越多,而採石業的蓬勃,造做了一批因石材致富的華人。而當中,曾大屋主人曾貫萬最有代表性,曾氏來自五華的,而此後相繼有曾氏同鄉,鄧元昌及曾氏族人等人。   十九世紀,石行的分工及傳承十分強調血綠關係,而這批來港的客家人,互相扶持。憑藉個人經驗,令整個打石行業於十九世紀中起處於高峰期,期間香港城巿面貌,以致重要建築物所需的石材均來自本土出產。而維多利亞城的存在亦有賴此本土的天然資源。   香港自十九世紀中乃內地艱苦謀生的其中一個出路,一些會在此空間停留工作及居,有更多的內地人會透過香港此轉口港的地位到世界各地當華工。而熱門地除了舊金山三藩巿之外,還有澳洲等地,當中後來在香港建築業、教育及教會的建築均有影響的林護,便是其中之一。   他十三歲便由新會經香港到澳洲,成為虔誠的基督徒,25歲在回港的過程中,遇上經澳洲教會介紹的建築師,而因為他懂英語的原故,留港充當翻譯,後來自立門戶,與兄林裘謀合組建築公司。香港多項填海及著名大廈均有參與興建。建築工程公司日益壯大之餘,他熱心參與教堂的興建,時至今日,他有參與興建的聖瑪利亞堂、聖保羅堂等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仍然存在,另外他亦支持辛亥革命,由公司出資資助革命軍餉,同時資助中國日報、革命報刊等。另一同期好友,同是經營建築事業的譚肇康,亦熱心於革命,甚至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譚肇康便為犧牲的革命烈士料理身後事,足見他們除了在社會上擔任建築事業之餘,亦熱心於社會及國家事務。   1911前有熱心於國家事務的建築商,但1911之後,崛起的建築精英,既受革命運動的成果,雖然沒有參加革命運動,但仍在克苦的環境中,苦學成功,成立建築公司。何耀光便是其中一個較為突出的,時至今日,他的建築公司仍然存在,何氏亦是最提倡教育的,他撰寫的新思想與舊道德,曾指出:「為了全人類的幸福繼續發展,和進步起見,時代化的舊道德是必須繼續保持和發揚光大,使全人類都能在道昌明下共同生活。」在這背景底下,他亦熱心辦學,而辦學亦是建築界中常見的,目的是希望下一代可以得到新知識,以貢獻社會。而由打石開始,建造業的發展歷史,不單是行業的歷史,也是與香港歷史發展同步,而遺下的痕跡,亦足以反映他們在歷史中擔當過的角色,只是較少人有組織地追尋他們現在的痕跡。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