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漫遊百科

漫遊百科2021:城市樹木與風災
00:51:59

漫遊百科2021:城市樹木與風災

2021-04-25

【漫遊百科2021】第十二集城市樹木與風災 【講座】彌敦道上老榕樹:自然兼文化遺產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 香港市區現存最多的路旁樹,是位於彌敦道栢麗大道一段。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藉著網上講座「彌敦道上老榕樹:自然兼文化遺產」,帶大家穿梭過去,看社會發展及政策,如何影響立足於此的老榕樹。 【講座】天文台台長與歷史風災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 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掠過香港,持續發出了10小時十號颶風信號,帶來破紀錄的風暴潮,時任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於網上講座中,為大家解構風暴潮的影響力,回顧歷史風災及當時多位天文台台長的點滴。 【網上學識】 今集訪問了一位上網自學編寫手機程式的年青人Jorch,他於疫情期間透過手機程式,上門回收家居垃圾,建立其綠色事業。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香港佛教非遺的保育和承傳
00:51:59

漫遊百科2021:香港佛教非遺的保育和承傳

2021-04-18

【漫遊百科2021】第十一集非物質文化遺產 【講座】香港佛教非遺的保育和承傳—以大嶼山寶蓮禪寺為例 主辨機構:華人廟宇委員會 大嶼山寶蓮禪寺及天壇大佛是香港著名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參觀。寶蓮禪寺展示佛教文化的形態和現象,亦蘊藏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珠海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鈞杰於講座中,會以傳統佛教水陸法會中的音樂、視覺與表演藝術,說明香港佛教蘊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網上學識】 疫情下,所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童的學前康復服務也被迫暫停。有機構另闢蹊徑,以網上視像互動方式訓練,讓SEN學童在停課期間仍可繼續接受治療。結果發現,網上視像訓練除了能讓學童保持訓練進度,家長也可以陪伴孩子一同訓練,加強親子關係!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極地探索
00:51:59

漫遊百科2021:極地探索

2021-04-11

【漫遊百科2021】第十集極地探索 【講座】極地航天 主辨機構:香港太空館 提及極地,可能會想到長期冰封的地球兩端—南極和北極。聽似遙不可及丶危險萬分,但歷年來偏偏吸引不同人士踏上這冒險旅途,香港航天學會會長雷健泉就在這兩個極點留下足印。講座中,雷健泉分享自己在旅程中的體驗和事跡,更介紹探索極地的重要性,以及探討南北兩極和被稱作地球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峰,與航天科技的關係。 【網上學識】 網絡世界就如一個資訊宇宙,有著無窮無盡的資料。疫情期間,不少人在網上學識技能。記者彭麗芳為了寫一系列文章,親身體驗網上學踩滑板丶搖搖丶扭計骰丶西洋棋等成效,分享在有限時間及海量資料中,如何為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中國節日
00:51:59

漫遊百科2021:中國節日

2021-04-04

【漫遊百科2021】第九集中國節日 【講座】古人節日 主辦機構:一新美術館 農曆年、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些節日對現代人來說,可能只是一日假期,或者是一個吃喝玩樂的日子,然而傳統節日背後代表的意義,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風俗和文化,大家又知道多少?今集講座有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為我們細說古人節日,將古人過節的大小二事娓娓道來。 【網上學識】 互聯網上的知識包羅萬有,從事塗裝工藝的阿金一向對有關紋身的美學非常感興趣,因疫情關係留在家中,決定上網學習更多紋身的知識與技巧。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思覺過敏及青年精神健康
00:51:59

漫遊百科2021:思覺過敏及青年精神健康

2021-03-28

【漫遊百科2021】第八集 【講座】思覺過敏及青年精神健康 主辦機構: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科學期刊《自然》早於2008年提出精神健康是國家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國民的精神健康會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綜合全球數據,精神疾病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五會出現於二十五歲之前,青年人的精神健康成為關注重點。 陳友凱教授在「思覺過敏及青年精神健康」講座中,從生理及心理兩方面解構青年人精神問題形成的原因,探討持續出現的社會事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早期介入,防止精神疾病的形成。 【網上學識】 中二學生吳家翹創立網上科學頻道,將自己學到的科學知識,以有趣的科學實驗方式分享給觀眾。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系外行星的魅力
00:51:58

漫遊百科2021:系外行星的魅力

2021-03-21

【漫遊百科2021】第七集天文科學 【講座】系外行星的魅力—奇幻的系外行星世界及她們的命名 主辦機構:香港太空館 天文學可說是最古老,同時是最先進的學科。近年來,天文學家利用先進科技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數以千計的行星,並稱它們為系外行星。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兩位得獎者,都因為在1995年發現第一個系外行星「飛馬座51b」而獲獎。 2019年,國際天文聯會為慶祝成立100周年,在世界各地舉行系外行星命名活動,讓不同地區的民眾都可以為一顆系外行星及其母體恆星命名。國際天文聯會香港天文推廣聯絡員梁淦章透過講座,介紹系外行星的特色、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以及回顧不同地域的命名結果。 【網上學識】 任職空中服務員6年的 Andrew 在疫情下被迫減薪,與其在家百無聊賴,他上網學習製作各類造型蠟燭,後來開班授徒及經營網店,開展他的副業。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清代翰林與香港
00:51:59

漫遊百科2021:清代翰林與香港

2021-03-14

【漫遊百科2021】第六集-清代翰林與香港 【講座:道從此入-清代翰林與香港】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香港至辛亥革命之後,以清代翰林為代表的太史群體開始南來,香港逐漸與中原文化接軌。然而,翰林南來,原來從乾隆年間已經開始在此留蹤。本集講座主要講述翰林於香港文化史變遷的關係。講者是出身於清代科舉世家的梁基永博士。 【網上學識】 疫情肆虐期間,網上學習成風,香港空手道代表李嘉維組織網上空手道教學,希望能讓年輕一代在家也能接觸武藝,同時藉此促進家人關係。分別只有十歲和八歲半的喜妍與喜盈,兩姊妹在家跟隨李嘉維學習時會擦出怎麼樣的火花?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藝術美學
00:51:59

漫遊百科2021:藝術美學

2021-03-07

【漫遊百科2021】第五集藝術美學 【講座】美學與藝術療癒 主辦機構:心地工作室 藝術策展人莫芷茵介紹有「西藏百科全書」之稱的藝術品唐卡,講解它在藝術審美以外的社會功能及價值。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高級講師廖舜禧博士,會以朱光潛教授的作品《談美》作引入,啟發觀眾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尋美。 【網上學識】 每年世界各地都舉辦不同大型藝術影展,為配合防疫措施,今年的影展都改以網上形式進行。雖然未能到現場感受作品,但參加者減少了金錢支出與地域限制,能觀摩更多影展,也是另一種得著。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文學生活
00:51:58

漫遊百科2021:文學生活

2021-02-28

【漫遊百科2021】第四集文學生活 【講座】瘟疫文學的隔離愛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亦遠亦近,稍縱即逝。今集網上講座由作家鄧小樺主講「瘟疫文學的隔離愛」,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的作品《鼠疫》,細談《鼠疫》一書中的金句和人性層面變化。故事以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奧蘭城為背景,講述因突如其來的瘟疫對不同人所帶來的影響。 【網上學識】 受疫情影響的家庭主婦,透過網上加強對太極的認知和了解,不但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滯不前,反而學到更多。網絡模式使學習從不間斷,看看網上學習有何裨益? 主持:柯煒林

漫遊百科2021:如何把辯論應用與不應用於日常人生中
00:51:59

漫遊百科2021:如何把辯論應用與不應用於日常人生中

2021-02-21

【漫遊百科2021】第三集 【講座】如何把辯論應用與不應用於日常人生中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 提起辯論,很容易會聯想到比賽、精英活動,甚至吵架。事實上,辯論所涉及到的,除了言語技巧、思辯能力,當中的學問與內涵更可以善用於日常人生中。 網上講座《如何把辯論應用與不應用於日常人生中》,由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舉辦,講者黃潔慧,是資深傳媒人、辯論學教育者,亦是香港辯論超級聯賽創辦人之一。她於講座大談辯論的學問,教我們如何面對與自己持相反意見的人,活用辯論的技巧於人生不同的領域當中。 【網上學識】 「整麵包是一條不歸路。」任職空中服務員的Andy說。 新冠疫情期間,Andy利用在家隔離時間於網上自學整麵包,結果他對整麵包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酸種麵包更是他最近最愛的包款,而一個酸種麵包的製作時間更需要超過二十四小時。不過,他直言十分喜愛製作麵包,更稱之為一條不歸路。 主持:柯煒林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