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越扭越有計

仲睇電視?
00:21:57

仲睇電視?

2011-12-13

由麗的呼聲啟播數起, 香港電視業發展已經超過六十年. 五十年代, 麗的呼聲以月租25元收費方式提供用電纜連接入屋的電視服務, 「看電視」在當時的香港社會實屬有錢人玩意. 至六、七十年代, 「無綫電視」、「麗的電視」相繼提供免費電視廣播服務, 「看電視」逐漸成為普羅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加上後來的「佳藝電視」, 電視台不斷推出不同類型的長、短劇集,綜藝節目等, 當時創作力堪稱為香港電視的黃金年代. 隨著「佳藝電視」倒閉, 多年後的無綫和由麗的改名為亞視收視率成固定強弱之比, 不少人認為現今電視台只懂節省開支及重覆成功節目模式, 創作力大減. 電視節目被批評不斷的抄襲、模仿與移植, 令節目類型狹窄, 缺乏創意及深度. 香港電視觀眾人數在電視業全盛期曾錄得收視率達四百多萬, 現時平均只得二百五十萬左右. 香港電視觀眾已流失? 是現代人不愛看電視還是甚麼原因呢? 另一方面, 最近有電視台表示其節目網上重溫總次數已超越一千萬. 以往電視台通常稱呼看電視的人為「家庭觀眾」, 但配合科技發展, 現在一部手提電話、一部手提平板電腦, 觀眾甚至可在上班途中在交通工具上, 隨時收看或重溫電視節目, 不少節目亦早已加入觀眾與節目互動的原素, 觀眾亦再不是被動地看電視. 隨著至少三間原來收費電視經營者申請營辦免費電視台, 欲加入電視戰團, 擴大競爭, 香港電台亦會於數年內開設獨立免費數碼電視頻道, 本地電視節目需求大量增加, 創意又是否會提升呢? 究竟未來香港電視節目可如何發展呢? 本集請來資深傳媒人劉天賜連同幾位電視迷大談香港未來電視的發展.

誰是香港人?
00:21:55

誰是香港人?

2011-12-06

回歸以來, 香港人就居港權問題的爭拗從未達成共識. 十二年前, 終審法院裁定港人內地所生子女擁有居港權, 政府估計十年內有一百六十七萬人從中國移居香港, 於是行政長官提請人大釋法, 最後推翻裁決. 當年, 終審法院也裁定父母均是內地人、而在香港所生子女均擁有居港權, 期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人數不斷上升, 部份港人批評內地人奪去香港珍貴的醫療資源. 今天, 外傭居港權案同樣觸動不少香港人的神經, 部份港人害怕外傭一旦取得居留權, 會奪去基層的就業機會和社會資源. 政治是談論資源分配, 法律是談論公義、保障人權等價值, 居港權問題突顯行政和司法之間的距離, 政府應如何在中間落墨呢? 而社會不同人士的分歧有可能化解嗎? 除了居港權問題, 不少在香港居住的少數族裔人士一直未被平等看待, 無論是教育、就業的機會, 以致文化差異, 均令少數族裔或內地來港人士面對不同的困難. 到底香港應如何建設共融社會呢? 本集請來多年為港人內地子女奔走爭取居留權的甘浩望神父, 與及一眾智囊, 就以上問題扭出好計.

名校有乜好?
00:21:55

名校有乜好?

2011-11-29

不少家長費盡心力培育子女, 近年更為了讓子女「贏在起跑線」, 千方百計爭奪名校學位. 有傳統直資名校中小學部今年均獲逾2000人申請, 近20人爭1席學額, 競爭可謂非常激烈. 家長為增加子女入名校的機會, 有的每月花費數千元讓子女用盡一星期七天時間參加課外活動; 有的舉家搬入名校網. 名校是否等如讓孩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向上流動的必然階梯? 一間好學校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怕輸在起跑線而落力催谷子女會否引來反效果, 人言人殊. 本集請來拔萃男書院校長張灼祥和一眾智囊, 解開「子女要讀名校」的迷思.

香港需要甚麼領袖?
00:21:56

香港需要甚麼領袖?

2011-11-22

今年7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談香港未來行政長官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他說: 第一, 要愛國愛港; 第二, 要有很高的管治能力, 能把香港的經濟民生搞好; 第三, 要在香港社會有比較高的認受度. 作為香港這個特區領袖殊不容易, 社會基層不斷批評政府「官商勾結」, 優待地產商土地霸權; 上層人士擔憂香港變福利社會, 營商困難, 民主開放聲音會令社會不穩定; 中產則埋怨他們往往要負擔社會開支責任, 卻又是政府所忽略的一群. 2003年沙士的痛苦經驗令人明白領袖若只顧解決當前的事「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只會弄得民怨沸騰; 若只想著平衡各方利益, 本身無立場, 又怎能服眾; 可是, 漠視民意的領袖, 又只會加深民怨, 影響施政. 在今日香港的大環境下, 如何能做個帶領人民, 同時又追隨民意的領袖?

打工秘笈
00:21:55

打工秘笈

2011-11-15

香港約有一半人口是在職人士. 作為「打工仔」, 有人但求安安穩穩, 和同事合作愉快; 但有人希望憑一己拼勁在職場向上爬, 最終成為行政總裁或集團董事. 到底在職場生存有什麼竅門? 如何在工作崗位突圍而出? 另外, 近年不少職場研究均指向80後, 結果顯示他們對工作滿意度是眾多年齡組別中最低, 轉工頻率亦高. 有人認為是因為80後普遍嚮往自由, 不及上一代刻苦; 亦有人認為這不是世代問題, 而是現時向上流動機會較以往低, 職場新人面對工資低及看不見升職前景的困局. 本集請來日本電玩集團董事項明生擔任嘉賓, 和一眾智囊解構職場生存之道, 並為80後在職場上位扭出好計.

100%港產?!
00:21:58

100%港產?!

2011-11-08

香港曾是世界主要電影製作中心之一, 更享有「東方荷李活」的美譽, 當時港產片在亞洲一向有穩定市場. 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港產片曾經風光一時, 香港曾經是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最多出口電影生產基地, 每年生產超過三百部電影. 當時香港人亦以觀看港產片為主. 踏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 本地電影平均票房下跌, 外語片市場佔有率更是超越港產片, 近年港產片平均票房雖有上升之勢, 但在本地市場跟外語片市場佔有率仍是二八之比. 隨著內地市場開放, 中港合拍片的機會處處, 不過, 面對內地這個龐大市場,「香港電影」將會被染成怎樣的顏色, 有人慨嘆香港的電影人材都留在北京、上海等地. 亦有人認為為遷就內地觀眾口味及內地機關審閱, 中港合拍片令港產片少內香港味, 港產片不再姓「港」. 但亦有樂觀者認為香港電影人無論在何處, 始終會有很多概念或者拍攝手法都可以保留港產片的特色.

合久必「婚」?
00:22:00

合久必「婚」?

2011-10-25

有香港人享受單身, 亦有香港人急於結婚, 但更多人的婚姻不是一帆風順. 事實上, 港人遲婚及離婚數字正不斷增加. 根據政府統計署數字顯示, 男性初婚年齡中位數, 由30年前的27歲增加至2006年的31歲, 而女性在同期則從24歲上升至28歲. 即是說30年間, 港男港女也推遲了4年才結婚. 同時, 離婚的數目一直上升, 2006年的數目為1981年的8倍: 男性多了近六萬五千多宗, 女性多了十三萬五千多宗. 港人的不婚數字也上升, 但這不是香港獨有現象. 今年八月《經濟學人》的封面文章標題是《孤單的亞洲人》, 文章認為, 受多種因素影響, 亞洲的結婚率正在迅速下降, 這將引起許多複雜且嚴峻的社會問題, 亞洲各國必須重視並想辦法解決. 離婚而有子女而帶來單親家庭的出現, 亦有男女育有下一代而仍選擇不婚. 到底香港人的婚姻觀在數十年間有什麼轉變? 結婚是否每人必經階段? 單親父母面對甚麼問題?

網絡發瘋鳥?
00:21:56

網絡發瘋鳥?

2011-10-18

你有什麼方法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除了遊行示威、在報章撰文, 香港年輕一代會在網絡惡搞(包括改圖、改詞、製作影片諷刺時弊), 並透過互聯網傳送到全世界. 有人說, 互聯網對人類最大的改變, 是網絡面前, 人與人之間獲得絶對的自由和平等對待. 其龐大的影響力如何善用, 亦是我們需反思的問題. 互聯網的出現, 最初是為了交流學術資訊, 發展到今天, 網絡對每個人而言用處也不同. 有人用互聯網創業、有人用來娛樂或消磨時間、有人用來得知天下事, 也有人用來代替面對面的溝通, 但是網上的惡搞文化、侵權行為、私隱問題隨之而起. 其中facebook和討論區成為年青一輩交流的重要渠道, 更漸漸形成一股影響力; 人們以此動員朋友上街遊行, 他們的在互聯網言論亦影響主流傳媒. 本集請來高登討論區行政總裁林祖舜和一眾嘉賓就如何善用互聯網扭出好計.

大學之道
00:21:54

大學之道

2011-10-11

2011年8月, 香港大學邀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訪港期間出席百周年紀念活動, 因保安安排令學生未能在李克強面前示威, 被質疑大學自由縮窄, 觸發社會討論大學的理念與堅持. 到底「大學之道」所為何? 香港兩所歷史最悠久的大學: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 分別以「明德格物」及「博文約禮」為校訓, 前者出自:「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意思是說, 年輕人在大學裡, 要培育高尚的品德, 然後去教化民眾, 使自己和整個社會都達到崇高至善的境界; 後者出自《論語》:「子曰: 君子博學於文, 約之以禮, 亦可以弗畔矣夫. 」希望學生追求德智並重. 然而, 本地學者慨嘆現時本港的大學的靈魂日漸失去, 大學教育走向商業化, 變得功利.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更曾說: 「世界各國埋首於經濟發展, 做科研的, 不再是因對知識好奇; 辦大學的, 亦忽略了培育年輕人靈魂.」 本集嘉賓沈祖堯校長會與一眾嘉賓為如何重塑大學靈魂扭出好計.

官商扶貧
00:21:55

官商扶貧

2011-10-04

去年11月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商界午餐會時指近年社會環境轉變, 市民除了對政府有要求, 亦對商界有所期望. 他呼籲商界勿只顧賺錢, 期望商界履行社會責任, 致力共建關懷社會, 商界應做「解決問題者, 而非問題的製造者」. 但商界應如何關懷社會? 提供平價餐給基層? 為清貧學童辦遊學團? 資助長者鑲牙? 還是直接捐錢給政府或社福機構? 近年商界人士亦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擔任公職. 但亦有意見認為商界過度參與社會及公共事務令人想起「官商勾結」, 操控社會資源. 商界應如何發揮其在社會的角色?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