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鏗鏘集

新質新創科
00:22:53

新質新創科

2024-11-28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國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任務。如何將創科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發展,將會是大學硏究及工業發展的規劃方向。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於去年推出100億元的「產學硏1+計劃」,促進本港大學科硏成果轉化及商品化,不過,將科硏成果轉化應用,從教學和研究,大學面對的挑戰又是什麼?跟據生產力局公布「香港製造業發展報告」指,本港八成的製造業仍未引入智能化方案,到厎「新質生產力」將會香港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什麽契機?新質生產力將如何提升香港創科產業?政府又有何措施推動香港創科領域。 受訪者: 張福民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院長) 黃錦輝(立法會議員) 歐國威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王樂熙(納米材料生產公司開發部總監) 申亞京(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胡錦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環球社會中心總監) 胡金蓮(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黎少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

導盲犬
00:22:52

導盲犬

2024-11-21

導盲犬,是視障人士用以便利日常行動的工作犬,常被譽為視障人士的一雙眼睛。根據《殘疾歧視條例》訂明,任何人士如拒絕視障人士攜同導盲犬進入容許公眾人士進入的處所,或拒絕向他提供服務或設施,則可能被視為觸犯《殘疾歧視條例》,但導盲犬訓練員並不可以帶同導盲犬進入公眾處所,故此在訓練過程中,導盲犬並未有進入公眾處所的實戰經驗;而現時香港導盲犬訓練亦未有任何認證或監管,另方面香港導盲犬數目,遠遠未能滿足視障人士的需求。究竟社會各界,可以怎樣幫助這項服務的發展?讓更多視障人士可以獲得適合的導盲犬服務及應有的保障。 受訪者: 譚皓中(視障人士) Zoe(健身中心負責人) 張家瑋(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總幹事) 菠蘿(視障人士) 朱崇文博士(平等機會委員會行政總監 - 營運) 徐妤婷(平等機會委員會主管 - 政策、研究及培訓) 陳克勤(立法會議員) 黃家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 胡鍔(香港導盲犬協會主席) 吳雅雯(見習導盲犬導師) Wendy(導盲幼犬寄養家庭) 李苑甄(導盲犬訓練導師)

的士與網約車共存?
00:22:52

的士與網約車共存?

2024-11-14

市民對網約車需求近年漸趨清晰,運輸及物流局對規管網約車平台最新研究,建議規管網約車平台,透過法例明確地以牌照及若干發牌條件方式,規管網約車平台公司,包括確保平台提供的出租車要有牌,購買包括乘客在內的相關保險,司機亦要做體檢及考牌。亦有意見認為的士車隊可滿足乘客對於網約車的需求轉變,由過往網約私家車改為網約的士,究竟各界有何意見?新例又能否滿足市民的需要? 受訪者: 陳迪遙(香港公共交通智庫幹事) 邱均明(網約車平台的士司機) 周國強(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 田北辰(立法會議員) 鍾志霆(網約車平台香港區總經理) Eric(乘客) John(網約車司機) 易志明(立法會議員) 周景恆(的士司機)

低空飛航
00:22:53

低空飛航

2024-11-07

目前應用小型無人機的範疇越趨廣泛,包括開發三維數碼地圖、搜救、航拍、無人機表演、土地或建築測量,以及公用設施或電力線檢查等。政府各部門亦有使用小型無人機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用於協助消防處及民眾安全服務隊的搜救工作。而無人機競速比賽近年迅速崛起,是一項集合創新丶科技丶航空運動等元素的新興運動。為配合小型無人機發展,政府制訂的《小型無人機令》,協助參加者掌握操控無人機相關的基本理論及新的規管要求,提升安全操作技巧,加強危機意識,究竟規管對業界有何影響,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又如何? 受訪者: 陳紹雄(立法會議員) 文偉松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陳偉燊(無人機航業從業員) 熊瑞斌(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 朱丞濱(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地測量師) 龐博文(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 范俊業警司(香港警務處資訊系統部數碼警政服務科) 張籽燊高級督察(香港警務處資訊系統部數碼警政服務科) 麥榮泰(職業訓練局小型無人機進階等級訓練課程訓練經理) 李漢榮(小型無人機進階等級訓練課程畢業生) 薛昌華(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校長) 李文杰(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中六學生) 陳家偉(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四學生) 鄒偉傑(中國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會長) 蔡偉倫(競速無人機香港代表隊成員) 蔡日朗(競速無人機香港代表隊成員)

三餐温飽
00:22:53

三餐温飽

2024-10-31

本港是全球生活費用最高的其中一個城市,有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每月花費3成收入在食物上。若驟然遇上經濟困難,三餐不繼,可尋求食物援助計劃的支援。自2009年,社會福利署透過資助非政府機構,在全港推行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為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個人或家庭,提供食物。除此之外,坊間亦有由社福機構營運的食物銀行,以助基層市民解決燃眉之急,究竟這些計劃是如何運作?對基層幫助是否足夠? 受訪者: 梁建輝(樂餉社項目總監) 黃嘉卿(新生精神康復會專業服務總經理) 環保基金「食得滿FUN」受惠人士 郭浩佳(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恩澤膳」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服務經理 - 九龍城及油尖旺區) 勞女士(「恩澤膳」短期食物援助服務使用者) 袁德志(食德好行政總監 - 註冊社工) 「食德好」會員 歡姐(「食德好」義工) 黃美儀(惜食堂高級服務經理 - 註冊社工) Raymond(「惜食堂」義工) 王伯(「惜食堂」會員) 鄧家彪(立法會議員) 吳衞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 陳明(「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義工)

零售新局面
00:22:50

零售新局面

2024-10-24

香港零售市道目前困難重重,港人北上消費,本地消費力疲弱,今年十一黃金周旺丁不旺財,政府推出不同措施推動旅遊業,然而近年,有不少旅客反映香港服務業質素參差,影響香港的旅遊城市形象,但仍有不少業界把握機遇,求變創新,改進服務,以行動去抓緊商機,究竟未來香港零售業又有何新方向? 受訪者: 尹振英(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 黃蘭詩(六福集團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 何舜淇(舜之源護膚品創辦人) 阮穎嫻(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講師) 邵家輝(立法會議員) 韓俊謙(GREENPRICE環保超市創辦人)

與狼瘡共存的歲月
00:22:53

與狼瘡共存的歲月

2024-10-17

世界狼瘡聯合會(WLF)把每年的5月10日定為世界狼瘡日,希望將世界各地的狼瘡團體團結起來,關注「紅斑狼瘡症」,患者臉上會出現蝴蝶形紅斑,就像被狼咬似的,因而有這個病名。通常,紅斑狼瘡都會突襲人生,大大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政府現時直接援助紅斑狼瘡病友的措施是否足夠?患者亦通過非牟利團體和病友組織協助病人,共同為疾病奮鬥。突竟社會對紅斑狼瘡患者有何支援?病人又如何面對生活。 受訪者: 好鈞(紅斑狼瘡患者) Yvonne(紅斑狼瘡患者) Sharpay(紅斑狼瘡患者) 嚴卓雲醫生(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病人支援委員會召集人) 蘇晧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阿謙(紅斑狼瘡患者) 李咨呈(Yvonne姐姐)

由劏房走到客廳
00:22:53

由劏房走到客廳

2024-10-10

特區政府為劏房住戶推行的「社區客廳試行計劃」,以政、商、民合作方式,提供設施及服務供劏房住戶使用。首個社區客廳已經於深水埗區正式營運,設有共享廚房、學習室、洗衣房等。項目為期3年,料服務最少500個劏房戶。有建議認為,除了旗艦式的大型處所,社區客廳也可散落小區,方便可達,至於住戶需要也不盡相同,育有兒童的住戶需要學習及玩樂空間,單身人士則較缺乏家居設備,需要洗衣乾衣及飯堂等服務。到底「社區客廳」能否滿足市民需要,當中又有什麽改進空間? 受訪者: 方先生(葵青區劏房住戶) 呂女士(深水埗區劏房住戶) 劉愛詩(九龍樂善堂總幹事) 張女士(深水埗區劏房住戶) 余嘉恆(深水埗社區客廳社工) 何俊傑(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 劉佩玉(深水埗區議員) 沈先生(深水埗區劏房住戶) 袁安晴(葵涌劏房街坊會成員)

美容計
00:22:52

美容計

2024-10-03

根據消委會數字,2023年涉及美容院之騙案比前一年上升一倍,消委會指出,永久化妝愈趨普及,相關投訴個案亦增加,不少情況嚴重,衞生署相關指引亦多屬自願性質,有意見認為當局有必要密切監察永久化妝的情況,甚至考慮立例規管。女為悅己者容,多年來,美容院不良銷售手法屢見不鮮。從「圍攻炮轟式」,到「不實」美容療程廣告,甚至突然「倒閉」走數,影響正當運作行業聲譽,打擊業界專業,有提出業界引入強制性冷靜期,又是否可行?究竟有何方法可保障消費者? 受訪者: 王小姐(美容院投訴者) 黃鳳嫺(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 葉世雄(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 陳小姐(美容院投訴者) 林哲玄(立法會議員) Gigi(美容院東主) Yumi(美容院東主) 美容院顧客

消防安全
00:22:53

消防安全

2024-09-26

今年4月,佐敦發生大廈3級火造成5死40傷的慘劇,當中涉及消防年檢問題,裝置不合規格,令人關注這類商住大廈的消防監察是否到位。根據現行的《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規定於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或之前建成的綜合用途及住用建築物,必須提升至切合現代要求的防火保障。對於商住大廈,特別是「N無」大廈,在執行《消防條例》時,會面對什麼困難?如何做才可確保市民的生命安全? 受訪者: 羅淦昌(香港工程師學會消防分部前主席) 黃旭平(香港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樓宇改善策略及特別行動)) 翁振騰(工程師 - 香港註冊消防工程公司商會主席) 林家輝(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 許德亮(區議員) 郭先生 雷太 容志堅(認可人士 - 註冊建築師) 謝偉銓(立法會議員) 李先生 李志剛(專業工程師)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