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鏗鏘集

人才通港
00:22:52

人才通港

2024-03-07

勞工及福利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已來港就業的高才通人才,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約為5萬元,約25%人收入達10萬元,約一成人達20萬元或以上。「高才通」計劃是希望能應對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流失的問題,是支持香港的經濟發展的入境計劃,這項「搶人才」措施,期望吸引世界各地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及高學歷的高端人才來港,連帶其他輸入人才計劃。長遠來看,'高才通'要充分奏效,需要多方面配合,發展新興產業,當中又有什麼挑戰和機遇。 受訪者: James Lee(高才通計劃申請者) 尚海龍(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 劉歡(高才通計劃申請者) 袁敏良(高才通計劃申請者) Emma Li(高才通計劃申請者) Robert Lay(高才通計劃申請者配偶) 何雪羽(高才通計劃申請者) 劉鎮漢(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 李兆波(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

獸醫何價
00:22:53

獸醫何價

2024-02-29

根據香港獸醫管理局資料,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本港約有 1094 名註冊獸醫,而根據2021年,食物及衞生局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交給立法會,關於香港獸醫服務概況的資料顯示,香港於2018年的獸醫和寵物比例為1:410,新加坡是1:2543、英國是1:2374。而有寵物主人抱怨獸醫不足兼且費用較貴。另外,由香港城市大學的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培訓的首批獸醫畢業亦於本年十月在港正式註冊執業,意味著香港將會陸續迎來一批批本地培訓的獸醫。相較以往由外地輸入的獸醫,本地培訓的獸醫,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同呢?他們的加入,對本港獸醫市場又會帶來影響呢? 受訪者: 方曉瑩(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獸醫) 陳克勤(立法會議員) 麥志豪(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 Vanessa Barrs 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院長) 黃新童(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學系三年級學生) 陳曉汶(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學系五年級學生) Gareth L Fitch(香港賽馬會獸醫及馬匹外科專家) 毛苑雯獸醫(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學首屆畢業生) 朱加韜獸醫(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學首屆畢業生) 梁育宜獸醫(香港城市大學動物醫療中心及動物醫療檢驗中心執行總監) 謝婉儀(阿棍屋善行動物診所創辦人)

超級細菌
00:22:54

超級細菌

2024-02-22

隨著常規抗菌藥物不能有效治療感染的個案日益增加,多重耐藥性細菌(亦稱「超級細菌」)在世界各地迅速傳播。世界衞生組織在二〇一九年將抗菌素耐藥性定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衞生威脅之一。政府於二〇一六年五月成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高層督導委員會),其後制定《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可惜隨著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出現繼發細菌感染的風險上升,抗生素用量亦有所增加,對香港抗菌素耐藥問題亦有顯著影響。隨著《行動計劃》(2017-2022)第一階段完成,政府於2021年施政報告承諾檢討並起草第二個計劃,並於2023年底開始推行,加強對抗「超級細菌」危機。 受訪者: 馬紹強(衞生署衛生防護感染控制處顧問醫生 - 抗菌素耐藥性) 徐詩鈴(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陳靜如(香港安老服務協會秘書長) 崔俊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孫紅哲(香港大學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及化學系講座教授)

驗樓保不老
00:22:53

驗樓保不老

2024-02-15

根據《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未來香港社會將面對人口及樓宇「雙老化」的挑戰,報告預計,到2048年,全港將會有約854000個樓齡超過50年的私人住宅單位,及約373000個樓齡超過70年的私人住宅單位。加上早前發生多宗大廈外牆石屎剝落事故,舊樓安全問題惹起關注。樓宇失修加上老化,會帶來什麼問題?強制驗樓計劃自2012年起實施,計劃能否令市民住得安心?建築物老化似乎難以避免,社會各方可有任何策略應對? 受訪者: 王思敬(市區重建局總監樓宇復修) 鄭玉琴(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會長) 甯漢豪(發展局局長) 陸先生(舊樓住戶) 何鎮雄(屋宇署副署長) 李海達(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 江玉歡(立法會議員) 關浩洋(九龍城區議員) 謝志堅(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前主席)

漸凍的未來
00:22:53

漸凍的未來

2024-02-08

2014年曾經席捲全球的冰桶挑戰籌款運動,令「漸凍人症」患者的需要一時備受社會關注,然而,近10年過去,本港的漸凍人症患者,仍面對著各種困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患者面對活動能力變差,一般需家人長期照顧,難免為家庭帶來沉重壓力,有自助組織,一直為患者爭取更合宜的社福政策,並與他們同行,讓「漸凍人」短暫的未來,活得更好。 受訪者: 翁敏儀(漸凍人症患者) 蘇美英(香港肌健協會中心主任) 施誌威(漸凍人症患者) 施志強(施誌威哥哥) 呂文林(香港肌健協會會長) 陳浩然(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灣區安老-社區康居
00:22:53

灣區安老-社區康居

2024-02-01

2020年統計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意向」調查中,估計約超過 22萬人極有興趣或頗有興趣將來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居住或退休,而當中以 65 歲及以上人士的比率最高,當中不乏中產人士。而現時政府有什麼措施或政策幫助中產一族於灣區安老?國內市場上有醫養結合的老年公寓,給中產一族多一個可租、可買的選擇。長者在內地可以以較經濟的消費模式,在食、住、行中節省不少,在醫療方面長者利用國家醫保去抵銷生活醫療開支,另外,在政府政策下,「港澳藥械通」都為香港人提供更多醫療便利。兩地互利互補,相信可以給長者多一個安老的選擇。 受訪者: 曾志文(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 陸栢欣(信輝康養副總裁 / 聯合創辦人) 歐陽鈞鴻 吳孟柯(東莞黃江康湖護老 / 護理院總經理) 謝敬敏 陳家樂及太太 陳沛良(立法會議員)

灣區安老-院舍護養
00:22:55

灣區安老-院舍護養

2024-01-25

隨著人口急速老化,香港社會將進入超高齡化時代,對於長者及照顧者的基本生活支援將面臨更大需求。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截至2023年11月30日在中央輪候冊裏面,護理安老宿位輪候人數超過一萬四千人,護養院宿位輪候人數超過二千人。輪候護理安老宿位最長的時間超過一年半。政府早於2014年已開始著手大灣區養老計劃,好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至今已經進行十年多,成效如何?基層長者考慮到大灣區安老又有什麼考量和擔憂呢?在「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下安老的長者又可以享受到什麼的福利? 受訪者: 林正財(行政會議成員) 楊少平 朱可您(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營運總裁) 李容根 莫思傑(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院長) 周小姐

誰來照顧我
00:22:54

誰來照顧我

2024-01-18

根據統計處估算,二零二零年全港智障人士的總數可能為7萬7千至9萬人。而輪候智障人士宿舍的時間漫長,如照顧者自己將來年紀更大,照顧便更見吃力,而當照顧者一但失去照顧能力,又有誰來照顧這些智障人士呢?社署又有何政策配套,社福機構又有何支援服務。 受訪者: 黎沛薇(嚴重智障人士家長協會主席) 黃偉雄(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主席) Bonnie(智障人士家長) 莊寶琼(一同夢慈善基金會主席) 鍾太(智障人士家長) 李宋小萍(智障人士家長) 邱珍(智障人士家長) 關志健(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 林素蔚(立法會議員)

升學大不同
00:22:53

升學大不同

2024-01-11

根據教育局最新的《中六學生出路統計調查》,在2022年,大約有四千多位中六畢業生離港升學,佔整體人數約百分之十二,近年,不少家長為幫子女去外地升學鋪路,報讀一些非本地課程,近月政府推動輸入人材計劃,而專才子女對國際文憑課程亦有一定需求,究竟這類非本地課程,與香港中學文憑試有何分別?對於香港教育的發展有何影響呢? 受訪者: 李曉迎博士(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 胡少偉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國際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教學)) 陳偉佳博士(香港教育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總校長) 陳頌怡(香港教育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老師) 方諾桐(11年級學生) 方生(方諾桐爸爸) 方太(方諾桐媽媽) 譚國偉博士(優才(楊殷有娣)書院中學部校長) 楊嘉晴(10年級學生) 陳柏綸(12年級學生) Wendy(陳柏綸媽媽) 林克忠博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總校長) 盧俊祁(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老師) 鄧飛(立法會議員)

認知腦伴
00:22:55

認知腦伴

2024-01-04

根據政府2017年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香港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患者高達10萬人,接近長者人口十分之一。認知障礙症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病,患者及其照顧者需要隨著病情變化,調整治療及照顧方案,他們所需要的是長期及多元化的支援。目前有是以「醫社合作」模式,為患者家庭提供支援,惟不少家庭面對輪候時間長、服務分散等情況,他們要共行的這段路,經歷不少高低起跌,這些腦退化症人士又面對怎樣的人生? 受訪者: 李雅儀(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總幹事) 林先生 黃凱茵(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Alvin(耆俠會專職醫療復康中心創辦人) Zoe(耆俠會專職醫療復康中心創辦人) 王小姐 陳海雯(資深護士)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