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藝文誌

木雕「神」髓
00:10:15

木雕「神」髓

2023-09-04

廟宇中的神佛像,或莊嚴慈祥,或英明威武,全靠雕刻師傅一雙巧手塑造。作為香港為數不多的木雕神像師傅,蕭炳強將於今集為大家解構神佛像的流派特色、製作工序等,帶你近距離感受木雕「神」髓。

服裝設計
00:22:37

服裝設計

2023-08-06

衣服和配飾的設計可以千變萬化,你有沒有想過可以將傳統的旗袍變成日常型格穿搭,又或者將互動元素放在袋上?如果想了解更多,就要留意今集節目,我們將帶大家去看看設計師Jessica的時尚設計作品。

收藏家
00:22:25

收藏家

2023-07-30

藝術品是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許多人來說,藝術是無法觸及的領域,一些收藏者更將其視為了解世界、文化與歷史的一種方式。對於收藏家劉文邦來說,收藏藝術品初衷很純粹:因為它們很美。由書籍、國畫、影集到雕塑,劉文邦都喜愛收藏,藏品以本地藝術家作品為主,彷若香港藝街家的伯樂。

平面設計
00:22:56

平面設計

2023-07-23

平面設計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個包裝、一張海報甚至一張餐牌,都是平面設計的作品。今集節目,將會帶大家去看看日本的平面設計得獎作品,了解香港與日本的設計概念之不同。

點滴故事匯聚成香港大時代、拼布藝術
00:22:02

點滴故事匯聚成香港大時代、拼布藝術

2023-07-16

口述歴史戲劇計劃向長者收集真實故事,並提供專業戲劇訓練與支援,讓他們踏上舞台親自演出。除了將部份珍貴記憶帶到劇場之外,計劃亦會藉展覽記載社區的人和事,重現香港舊面貌。此外,一幅幅布料色塊如何經過打結、綁紮等步驟,拼接成繽紛畫作?有展覽搜羅了台灣藝術家劉棟的纖維藝術作品,策展人到來細述箇中訊息與特點。

集體回憶的童謠、古蹟之「謎」
00:22:12

集體回憶的童謠、古蹟之「謎」

2023-07-09

童謠體現傳承,還可拉近親子關係。音樂會以迷你音樂劇形式,結合中樂與A capella,讓觀眾重拾集體回憶。中樂團、兒童合唱團等多方單位合作,擦出甚麼火花?荃灣三棟屋有逾二百年歷史,是香港圍村的現成字典。古蹟內展出數十件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遊客認識本港傳統文化,且聽策展人細說展覽特色。

鏤空藝術、奇幻的冒險
00:23:00

鏤空藝術、奇幻的冒險

2023-07-02

本港各區都可找到多采多姿的展覽與演出,《藝文誌》一連三集帶大家探索不同領域的藝術魅力。剪紙分為不同派別,其中陝西剪紙傳承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造型紋樣,被稱為「活化石」!剪紙藝術家李云俠藉着傳統技法,呈現濃郁的生活風味與舊日記憶。另一展覽陳列了澳洲藝術家帕翠西亞皮奇尼尼的雕塑作品,策展人導賞重點展品,述說作品如何以超現實風格帶出「希望」訊息,引領觀眾走過一趟奇幻之旅。

紮作技藝
00:22:00

紮作技藝

2023-06-25

在香港的傳統節日及慶祝活動裏,花炮、花牌、舞獅頭都是常見的背景,今集嘉賓會與主持一起探究不同紮作技藝背後的心血。看看隨着時代變遷,紮作師傅如何構思各式創新的紙紮祭品和紮作品。

貼地陶塑

貼地陶塑

2023-06-18

藝術家李慧嫻創作的陶藝雕塑肥潤豐腴,滲透着質樸的魅力,也展現出她對社會不同現象的「幽默感」。本港多區都可找到李慧嫻的裝置藝術,主持人遊走油塘、灣仔等地,了解箇中的創作理念與意義。李慧嫻還會示範製作陶塑的技巧,並細談如何藉貼地作品講故事。

原子筆畫

原子筆畫

2023-06-11

原子筆是隨處可見的文具,既可以書寫,更可以創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畫作。畫家雲千藍(Reni),用超過10年時間畫出創新又有故事的作品,希望觀賞者明白藝術就像原子筆一樣親切,易於接近,更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