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嘉賓:林智遠(審計署署長) 題目:審計報告 審計署以「應審盡審」的原則審計公帑是否用得其所,涉及國安的開支會否列入審計範圍?署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審計效率,甚至為政府節省開支?
2025-05-10
嘉賓:張馮泳萍 (旅遊事務專員) 題目:新旅遊模式及總結黃金周 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有110萬人次訪港,當中亦出現一些新旅遊模式,有內地旅客自組「行山團」,當局會如何監管此情況?部分新興熱點,如東壩吸引大批旅客前往,當局怎樣做好分流,以免影響遊客體驗?
2025-05-04
嘉賓:劉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 題目:IP產業 Labubu、Molly等炙手可熱IP,均出自港產設計師之手,如何帶動香港的IP產業發展?文體旅局對IP產業有甚麼支援,助他們走到海外?香港的大熊貓熱潮,又如何提振「IP+旅遊」?
2025-05-03
嘉賓:李力綱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 題目:控煙十招 政府計劃推出「控煙十招」,包括加強管控電子煙、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時禁煙、及分階段禁售加味煙等,背後有甚麼考量?執法上會否有困難?對於有質疑指「控煙十招」影響經濟及遊客訪港意欲,局方如何回應?
2025-04-27
嘉賓:楊偉添 (香港總商會行政總裁) 題目:應對關稅戰 特朗普開打關稅戰,中方表明奉陪到底。香港總商會在環境不明朗下決定延期出訪美國,商界如何應對關稅戰帶來的影響?在複雜的地緣政治下,總商會開辦課程,讓會員了解各地的政治、文化,以助他們開拓新市場。
2025-04-26
嘉賓:蔡若蓮 (教育局局長) 題目:教育發展 教育局正檢視本地生定義,目前進展如何?隨學齡人口減少,部分中小學收生困難,局方有甚麼部署?削減幼稚園資助,又會否令校方加學費?香港成功爭取明年舉辦亞太教育年會,對香港作為教育樞紐有甚麼幫助?
2025-04-20
嘉賓:黃志光 (數字政策專員) 題目:創科盛事與AI應用 香港近接連舉辦國際創科展及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當中如何凸顯香港在創科領域的地位?對於盛行的人工智能,數字辦推出應用指引,當中有甚麼要點?市民在使用AI時應留意甚麼地方?開發商又有甚麼責任?
2025-04-19
嘉賓:盧金榮(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題目:關稅戰與開拓市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打關稅戰針對中國,香港商界亦受影響,企業面對甚麼問題?儘管面對難關,企業如何應對及轉危為機?在美國市場大不如前下,中東成為廠商會的目標市場,如何在當地尋找機遇?
2025-04-13
嘉賓:陳祖恒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 題目:助內地企業出海 生產力促進局成立出海服務中心,助內地企業出海,當中會做些甚麼工作,助他們走向國際,又以甚麼標準挑選合適企業?內地企業要走向國際,當中遇到甚麼困難?香港在中間可以扮演甚麼角色?
2025-04-05
嘉賓:龍漢標(立法會議員(地產及建造界)) 題目:北部都會區發展 就北都片區開發試點,發展局收到22份意向書,是否代表發展商普遍支持計劃?面對大型發展,審批程序如何能加快?政府考慮「按實補價」,對發展商來說有沒有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