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應黃大仙

香港雖然不是宗教主導的城市, 然而區內廟宇及教堂的數目逾千, 顯示出信仰對港人的生活影響極深. 香港的黃大仙區以黃大仙祠而得名, 自古已有傳黃大仙「普濟勸善,有求必應」, 吸引不少的香港人及遊客到訪. 早於1915年, 黃大仙畫像原在灣仔設壇供奉, 至1921年搬遷到獅子山南麓的竹園村建黃大仙祠作私人修道之用, 直至1956年才准予開放公眾參拜. 有說, 看黃大仙祠香火便能知曉香港經濟是好是壞. 黃大仙從竹園的一個「道壇」變成香港地標, 善信的捐獻予廟宇有資金不斷擴充及翻新, 當中亦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 每逢年三十晚或是正月的初一、十五日, 香港人爭相上頭柱香及到解簽舖解簽, 甚至年老一代仍相信「藥簽」之說; 黃大仙區警署更是全港唯一供奉黃大仙師而非關帝的警局, 這些都無不反映港人深信大仙的靈驗. 近年黃大仙社區變化很大, 在祠旁更建成不少屋苑, 由於香火之頂盛, 導致該區空氣污染加劇, 黃大仙祠陸續進行科學化管理, 陸續嚴禁善信化寶及攜帶香油入內, 周邊的解簽及售賣香燭舖頭因此受影響. 更有店主使出「另類法寶」吸引善信消費, 他們稱祠堂改革是「與民俗信仰一種莫大的衝突」, 究竟祠堂的科學化革新, 是否顯示黃大仙或民俗信仰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改變? 港人相信解簽,究竟是迷信或只為尋求出路?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