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船塢的日子

維多利亞港一直以它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香港的瑰寶, 它是一個深水良港, 從19世紀英國人佔領香港以其作為對華貿易的口岸, 到20世紀80年代發展成香港主要的經濟命脈, 一艘又一艘巨輪川流不息, 港口歷史見証的就是香港歷史. 在維港還未進行填海工程之前, 它曾經為香港造就出龐大的造船業. 這個曾經吸納近萬名香港人從事的行業, 後來孕育出港島其中一個最富裕的社區. 19世紀, 英資公司太古洋行先後獲港督軒尼詩批出鰂魚涌這塊「人煙罕至」的地段, 興建糖廠及船塢. 20世紀東區這一帶的地段, 因為糖廠及船塢的建成, 陸續吸引了上萬人來尋找工作, 他們亦是最早的東區人. 太古洋行為了安置員工, 更在多條街道興建多棟以「太」字為名的員工宿舍, 甚至小學為他們提供下榻的地方. 上世紀70年代, 太古船塢與糖廠相繼關閉, 今天的太古城便是當時船塢的版圖. 雖然船塢已不復存在, 但舊有的員工宿舍還住著不少前船塢及糖廠的東區人, 雖然他們大部份都步入中年, 仍然依戀著當日與海為伴的日子, 究竟是情意結還是對舊社區的留戀? 今天石屎森林的東區, 已經成為美侖美奐的中產家庭屋苑, 美麗的社區又為這班東區人, 留下什麼樣的遺憾呢? 太古糖廠與船塢的興建, 除了為東區帶來倍增的人口, 同時更帶動了當地工業的發展, 當時不少華資工廠紛 紛在港島東區設立廠房. 由於太古船塢的帶動, 筲箕灣、 愛秩序灣一帶亦開始發展起造船業. 但隨著太古船塢結業以及香港經濟轉型, 造船業已早早步入黃昏時期, 但筲箕灣阿公岩, 仍有十二間維修船隻的廠, 亦有人堅持繼續造新船.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