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歲月 : 馬鞍山

沙田的馬鞍山, 是近二十多年發展起來的新市鎮, 區內高樓林立, 商貿繁華, 沿著馬鞍山路一直走到尾, 就來到形如馬鞍的馬鞍山, 山上零星散佈著一些石屋, 木屋和鐵皮屋, 裡面住著的是馬鞍山最早開發者, 即曾經令香港礦業昌盛一時的礦工和他們的後代. 昔日的馬鞍山人口稀少, 交通不便, 因蘊藏鐵礦而吸引了開發者, 曾譜寫過一段頗為熱鬧的香港故事, 這段故事現在只能在山頂的這些舊屋中還看到隱約的痕跡, 當年的喧鬧已被人淡忘. 日佔時期, 日本人在馬鞍山發現了鐵礦和鎢礦, 於是率先開採, 戰後幾年, 一位名叫余榮金的人創立一家「大公洋行」, 接手在馬鞍山開礦. 當時的香港百廢待興, 大量難民, 退伍軍人和偷渡客湧入香港, 聽說礦場招人採礦, 紛紛前往應徵, 1950至51年的高峰期, 有5000多人在礦場工作. 今天已變成一片廢墟的馬鞍山礦場, 在五六十年代, 每年可以生產十五萬噸的精礦, 是香港最具規模的礦場, 不過, 由於技術不過關, 訂單不夠等原因, 馬鞍山礦業逐漸走向衰落. 1979年8月31日, 政府批准發展馬鞍山作為沙田新市鎮的拓展部份, 自此以後, 馬鞍山昔日的荒地漸漸發展為新市鎮, 一棟棟高樓大廈和配套設施相繼落成, 從第一個公共屋村恆安村開始, 馬鞍山的人口從最初的2萬多人, 到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20多萬人口的現代化市鎮. 儘管馬鞍山空氣清新, 交通方便, 配套設施齊全, 很多人都會搬來這裡居住, 但是對於在山上住慣了的老礦工和他們的後代來說, 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卻缺乏誘惑力. 然而, 目前山上的幾塊私地已被地產發展商購買, 準備發展成為豪宅區,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 這裡也會變成為現代化的生活社區, 但喜歡原始簡樸生活的山上居民, 將失去他們的生活空間.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