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何兆基 ; 尋找繆斯 : Stephen King的寫作紀律 ; 藝術是諷刺--運動員x單車創作人

"雕塑家何兆基的作品, 是對身體與精神經驗的持續思考. 為要探索感觀與知覺世界, 他必須讓自己親身處於雕塑之內, 別無選擇. 他以具局限的身體作對象, 終生研究也不厭倦; 以超現實的成聖狀態作情景, 透過藝術創作去投射精神的無限. 若創作過程是恆久的實驗, 他所追求的不是最終結果, 而是無止境的好奇. 它將一次又一次引導我們, 作更具體, 更準確的提問."--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藝術家都是晝伏夜出、毫無紀律地等待靈感?並不盡然. 著名美國作家史蒂芬.金每天最少寫二千字, 風雨不改. 曾任英語教師的他, 因一部曾經被他?棄的小說, 意外地改善了生活, 但他對寫作的信念, 仍然是為了快樂及豐富別人的生命, 從七十年代至今仍創作不輟."--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體藝中學中五學生王昊絢(Martha)是420港隊風帆代表隊成員. 身為運動員, 她體會到訓練的辛酸, 也明白香港的發展空間有限. 付出不一定有收穫, 不少運動員更會受傷、殘廢、甚至死亡. 為了表達這種無奈, 主修藝術的王昊絢, 邀請環保單車發明家陳培基協助, 創作「腳踏向前, 倒後移動」的單車. 完全不懂製作單車的她親力親為, 她以行為藝術的形式, 邀請不同人試踏, 體會這種「愈想踏前, 愈易失去平衡」的矛盾狀况, 諷刺香港社會的價值觀, 對運動員帶來的壓力與辛酸."--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