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水食水

"香港三面環海, 早在開埠以前, 漁業已是本港主要的產業之一, 而「捕魚技藝」, 「漁網編織技藝」及「海水魚養殖技藝」亦被列入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 自小在漁船上生活的鄭華明(明哥)及魚排老闆陳平有(有哥), 為大家講述本港的漁業今昔發展. 早在50年代, 全港漁民人數曾高達十萬之多, 但現今全香漁夫卻不足一萬, 且八成已達退休之齡, 令漁業出現青黃不接的景象. 節目隨明哥出海捕魚, 原來要收穫豐富, 除了配合天時地利, 船員還要懂得敲擊樂? 而作為稱職的漁夫, 先要懂得編織各類型的漁網. 拿着木枕, 木棋及膠絲線, 要織出一個漁網, 竟要花上一年時間! 正因如此, 每當漁網出現缺口, 漁民均會修補再用, 但漁網已補無可補時, 它還有何用途? 除了捕魚, 養殖場亦是提供海產主要地方, 有哥悉心把孵化好的魚苗「養育成人」, 亦不惜工本堅持每天以鮮魚作魚糧, 希望魚苗能快高長大. 看似只是弄魚為樂的職業, 何以沒有人願意投身其中?"--TVB website, July 30, 2015.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