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村餘韻
圍頭話又稱為畲話, 是香港最悠久的方言, 時至今日, 畲話幾乎銷聲匿跡, 能唱畲歌的人不超過十個, 而大部分住在西貢. 喜唱山歌的劉容嬌, 多年來整理大量原本失傳的山歌歌詞, 但是畲歌隨著方言的關係, 慢慢地式微, 而不再繼續流行. 順治年間, 清廷為了加強海防, 實施了「遷界政策」, 禁止福建及廣東民眾在沿岸五十公里內居住, 鄉民流離顛沛, 幸而康熙進行了復界, 允許居民回鄉, 又鼓勵移民墾荒, 因此吸引了很多客家人來港找尋生機, 無奈新界已被五大家族掌管, 他們遂流向西貢, 而孟公屋村, 更容納了五個姓氏的族人. 由於客家聚居的區域, 追不上經濟高速的發展, 於是, 他們又再遠走他鄉, 八十年代回流香港, 經營海鮮生意, 加上房地產興旺, 終於過上富足生活. 香港在八十年代末, 大力發展新巿鎮, 建於復界之後的坑口村, 在填海造地之後已蕩然無存, 崇山之間的西貢村落, 畲音餘韻和客家鄉情, 能否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