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盅兩件話當年

飲茶已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無論親朋好友、公司同事, 甚至海外客戶, 都可相約到茶樓或酒樓, 一邊吃着「一盅兩件」, 一邊閒話家常或商談生意, 每逢假日, 茶樓門外更是大排長龍, 一檯難求. 飲茶文化雖源自於廣州, 但將之發揚光大, 遠銷世界各地, 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飲食文化之一, 香港人功不可沒. 一壺靚茶是茶樓的靈魂所在, 當中有甚麼沖泡竅門? 一籠美味點心的背後, 有何秘密? 茶樓與酒樓又有甚麼分別? 今集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帶大家走訪一間逾70年歷史的舊式茶樓尋找答案, 品味美食與人情! 1936年開業的信興酒樓, 是香港其中一間老字號茶樓. 對於茶樓初期的面貌, 焗盅、痰盂、地板、風扇等設備, 第二代的負責人羅先生記憶猶新. 茶樓自1983年重新裝修後, 一直保持原貌, 壽字牆布、超薄玻璃燈罩、萬字裝飾等佈置, 處處散發著昔日情懷. 主持在店內四處搜尋, 茶樓的桌椅、牆上菜牌和大畫, 都流露出歲月的痕跡. 舊式茶樓對茶非常講究, 每間茶樓都設有一位茶師傅專責「校茶」. 擁有四十多年校茶經驗的馬師傅, 會即席示範如何把不同產地、等級的普洱茶葉混合, 泡出色、香、味俱全的靚茶. 所謂「水滾茶靚」, 優質的茶葉要配上滾水, 才能把茶香發揮得淋漓盡致. 熱水爐、大頭水煲、迷你茶壺等茶具, 對茶的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 且聽主持深入個中探究. 六十、七十年代, 香港曾多次制水, 茶樓當時如何解決水的問題? 茶樓的另一主角是點心, 初期的茶樓只有蝦餃、燒賣、包子三種點心, 後來才發展出其他款式. 要炮製美味的蒸煮點心, 全靠大大小小全由人手製造的蒸籠. 蒸籠店的林師傅會示範製作過程. 何以蒸籠蒸出來的點心會特別溫暖乾爽? 主持會為大家解構當中的奧秘. 原來初期的蒸籠只有直徑二十吋半的「大包籠」一款, 至五十年代才出現盛載點心的細蒸籠. 茶樓亦由過往把點心放在托盤叫賣的方式, 轉為推車仔賣點心, 後來更開設明檔讓茶客自行揀選. 茶樓員工與茶客相處了幾十年, 感情深厚, 茶客每天早上也會到來閒話家常, 令茶樓充滿笑聲, 洋溢濃厚的人情味.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