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餐遇上豉油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 深受中, 西方文化影響, 環球美食薈萃, 無論中, 英, 美, 法, 意, 日, 韓, 泰, 越等國美食應有盡有, 贏得「美食天堂」的稱譽. 近年更流行Fusion菜式, 集各家之大成, 令口味更加多元化. 不過, 論到Fusion菜始祖, 非中西合璧的「豉油西餐」莫屬. 話說百多年前, 中國人仍未能接受正統西餐, 為了迎合華人食客的口味, 不少餐廳運用了豉油結合西餐的烹調方法, 煮出「豉油西餐」這中西合璧的另類西餐, 結果大受歡迎! 今集主持陳智燊和許亦妮會帶大家到訪兩間「港式西餐廳」, 品嚐'豉油西餐'這種另類美食, 細味當中的人情味. 提到「瑞士雞翼'和「燒乳鴿」, 香港人必然會想起已有超過150年歷史的太平館. 其創辦人徐老高先生原是西廚, 當年他為迎合華人食客口味, 嘗試改良西菜, 結果大受歡迎, 遂於廣州太平沙開舖, 聲名愈做愈大, 不少達官貴人也是座上客. 1937年徐氏第三代因戰禍來到香港落地生根, 繼續經營餐廳. 究竟當年的「唐人西餐」與傳統西餐有何分別? 且聽第五代接班人徐錫安詳細介紹. 徐錫安接手家族生意已經有十八年光景, 期間香港爆發禽流感, 沙士等疫症, 飲食業首當其衝, 生意大受打擊, 他如何度過難關? 隨著時代進步, 餐廳由以往用人手「落單」點菜, 演變到今日以電腦「落單」, 反而令老一輩員工不安, 他又有何對策? 這間百年老店處處為員工著想, 至今仍為他們提供宿舍, 皆因徐先生深信人情味是餐廳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位於灣仔的樂意餐廳, 60年代開業時, 客人以美國水兵為主, 到後來被本地食客取代, 亦見證著整個社區的轉變. 老闆楊大程 (William) 早於60年代入行做西餐, 經歷過一日賣三千個漢堡包的盛況. 直至1974, 他的外籍老闆要離開香港, 他便與幾個親兄弟商量頂手. 榮升老闆固然值得高興, 但各種挑戰亦接踵而來. William接手不久, 越戰便告結束, 餐廳的生意應聲下滑, 他們只好轉攻本地市場, 卻遇上不少困難, William當時如何扭轉劣勢? 1997年金融風暴爆發, 餐廳生意又再一落千丈, 然而一味花膠竟令這間西餐廳起死回生! 餐廳開業已踏入第38個年頭, 楊氏兄弟仍然風雨同路, 但退休的一天終會來臨, 他們的下一代可會薪火相傳?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