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東漸融南丫

大嶼山相繼興建赤臘角機場、迪士尼樂園這些大型基建項目; 比南丫島面積細五倍的長洲, 今日已住了三萬多人, 成為離島區最稠密的地方. 南丫島雖然是香港第三大島嶼, 但這裡除了鄉村車輛之外, 既沒有其他的汽車代步有又沒有大型連鎖店、商場、屋苑, 人口只有五千五百人. 南丫島的面貌, 永遠就像神秘的鄉郊地方. 抗戰勝利之前, 島外人若要到南丫島, 交通是極為不方便; 他們只能從香港仔僱用小艇渡海. 南丫島就如孤島一樣偏僻, 無人知曉它的過去, 甚至連島的名稱亦引起過爭辯. 南丫島過往曾被人喚作「博寮州」. 據說, 唐宋期間這裡是外國船隻進入廣州的前的指定停舶地點, 而舊日「寮」是外國人的眨稱, 故又被稱為舶寮洲. 到1964年, 當時的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呈請理民府, 要求將名改為「南雅」, 因為南丫的丫字有貶低的意思, 後來幾經爭論才決定取消改名, 沿用「南丫」為名. 南丫島北面的榕樹灣因為平地較多, 這裡聚集著不少農民子弟, 1964年, 來往榕樹灣與港島的油麻地小輪正式通航, 這條水路開始引入了不同國籍的新移民, 為這片農村地方帶來莫大的轉變. 1982年南丫島發電廠建成, 更吸引一大批外籍人士來港定居. 他們的到來為這古樸小鎮帶來文化碰撞, 榕樹灣大街是一個見證. 那裡是一間又一間的店舖、食肆尤如歐洲小鎮一樣, 追求原始自然的西方人在這裡定居, 與香港人融為一體.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