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修補寶

生於富足的年代, 人變得容易貪新忘懷, 衣褲鞋襪僅稍微破舊, 即被棄如敝屣. 看在老一輩眼中, 更覺浪費、可惜! 在五十、六十年代的香港, 普羅大眾生活艱苦, 日常用品及衣物無論如何破爛, 只要還有修補餘地, 依然是寶, 於是造就了各式各樣修補工匠的出現. 今集, 梁嘉琪、崔建邦、宋熙年將分別拜會織補衣裳的老師傅、補煲師傅, 及修補雨傘的老字號梁蘇記的資深師傅, 細味「收修補寶」背後的「老香港」昔日情! 李湛康師傅, 從事織補衣裳工作超過60年. 他16歲開始跟爸爸學藝, 見證過織補行業「成行成市」的歲月. 他與太太一生都依靠這門手藝為生, 功夫當然爐火純青, 且看他如何一針一線織補衣服上的大窟窿! 客人找李師傅補衣服原因各異, 李師傅60年來, 可有遇過甚麼怪客? 每天密密縫補, 李師傅這門精巧手藝, 可有下一代傳承? 廣東俚語之中, 「箍煲」有修補一段破裂感情的意思. 真正的「箍煲」-修補有裂痕煮食煲的手藝, 背後蘊藏怎樣一份情? 累積逾30年補煲、補水壺經驗的朱耀昌師傅回憶, 最後一次為人補煲已是十多年前的事, 但朱師傅現時依然為長者街坊修補暖水壺. 一個個飽歷滄桑的破舊暖水壺, 隱含甚麼真摰感情? 老字號梁蘇記出品的雨傘, 當年以永久保用而名滿香江. 在六十、七十年代, 押店只接受兩個品牌子的雨傘典當, 梁蘇記便是其一, 足見其價值. 究竟一把把經歷風雨, 骨架被大風屈曲折斷的雨傘如何修復妥當?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