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平台・大專生以文字與藝術關注社會 ; 迷上村上春樹 ; 舞蹈家--梅卓燕

"三十多位來自各大院校的大學生, 自資出版學生雜誌《頂理》, 以文字加藝術手法、回應社會議題, 在各區免費派發. 《頂理》意指「頂住」、堅持自己的信念. 雜誌每期專題不同, 有政治、電影、社區現況、潮流等等, 為編委會集體創作的成果. 他們利用影像與音樂創作, 與讀者多方面溝通. 雜誌代表大學生的聲音, 吸引年青讀者投稿, 逐漸成為大學生創作交流的平台."--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從小閱讀不斷, 但學習過程並不一帆風順. 因著對音樂的熱愛, 他經營爵士酒吧, 見盡眾生相. 三十歲的他突然決定要寫小說, 首部作品《聽風的歌》一鳴驚人, 從此走上全職創作之路. 他熱愛跑步, 創作生涯有規律的運動與作息, 作品愈見完整而多元, 除小說外, 亦有譯作、散文、遊記及報導文學."--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年輕時, 她不斷鞭策身體, 要進步要完. 20幾歲, 是舞團的當家舞者. 30幾歲, 是國際知名舞蹈家翩娜.包殊的《春之祭》內唯一的香港舞者. 40幾歲, 她的身體倒下來. 腰傷舊患, 她以為從此也再不能跳舞. 50 歲時, 她再踏舞台. 說句:五十年不變舞照跳. 一次身體挫敗, 令她明白跟身體溝通的重要, 學懂面對並跨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身體的生命力遠較完美的舞姿來得動人. 她 26 歲時編自己第一支獨舞作品《遊園驚夢》, 這支舞見證了她 20 多年來的舞者人生."--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