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戰爭與和平
"伊朗在生活層面上, 似乎正在倒退, 軍事上卻越來越強勁. 經歷八年兩伊戰爭, 加上美軍長駐鄰國伊拉克, 伊朗豈能無動於衷, 啟動核計劃不無道理! 一般平民似乎亦準備好隨時得披甲上陣. 在軍方部署了大殺傷力武器的沙漠軍事基地旁, 有一條二千年歷史的阿巴雅尼村, 時光似乎凝在古代波斯! 這個被形容為「伊朗歷史入口」的古樸村莊, 村民依舊穿古裝, 住紅土搭成的古老房屋, 堅持過著與世隔絶的生活! 洪永城(Tony)造訪有如現代桃花源的村居, 細味烽火邊緣的平靜. 伊朗南部的伊斯法罕, 氣氛截然不同. 伊斯法罕一名源自波斯文, 即軍隊之義, 是古時的軍事重地. 時至今日, 城內壯丁仍秉承波斯民族主義精神, 自發進行力士訓練. Tony踏足「伊朗式武館」, 與一眾伊朗男子漢以古代流傳至今的健身法操練體能, 項目包括摔跤和猶如雜技的高難度動作, 在健碩猛男包圍下, 身材相形單薄的Tony能否堅持到底? 辛勞過後, Tony獲一戶德黑蘭中產家庭接待晚飯, 但女戶主因為外人到訪而變得拘謹, 好奇的Tony又禍從口出, 觸及伊朗人的禁區, 到底怎麼回事? 攝製隊下一個目的地, 是土耳其東部庫爾德族聚居的山區. 庫爾德族, 原是游牧民族, 散居歐亞多處地區, 亦是土耳其人數最多的少數族裔. 昔日遭受土耳其軍濫殺和欺壓, 不准說庫爾德語、不准表露庫爾德族身份, 居住環境惡劣, 逼使族人以游擊戰對抗、綁架平民, 喚起國際注意其獨立呼聲, 被視為恐怖份子. 攝製隊由土耳其特拉布宗出發, 沿陸路造訪七個城市尋訪庫爾德人, 途經小鎮阿依德爾, 適逢當地一年一度的迎夏日盛典, 觀賞到緊張刺激的鬥牛表演, 感受難得的輕鬆! 正式踏足庫爾德人村, 環境與土耳其人的世界相差有多遠?"--TVB website, January 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