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藝術市場

【筆舞誌:異彩】編導:余詠琪 書法導師陳靄凝以草書寫出「價值」二字,作為本集介紹清代時期藝術市場概況的點題。 【討論:清代藝術市場】編導:曾楚燊 商業蓬勃可以是藝術創新的燃料,當商人願意大灑金錢購買藝術品,藝術家就有更多機會創作。清代揚州一帶是鹽業重鎮,富可敵國的鹽商,喜歡與文人為伍以顯示社會地位,故此畫家為求與眾不同而敢於創新,造就了藝術市場的盛況。除了揚州、廣州十三行以外,上海商貿頻繁兼且是交通樞紐,引進了不少西方美學知識,也造就了當地別具一格的畫風。 畫作介紹: 《花果冊》石濤(1642-1707) 《竹石圖》鄭夑(鄭板橋)(1693-1766) 《嘯傲煙霞山水人物冊》黎簡(1748-1799) 《富貴白頭》居簾(1828-1904) 《荷鋤歸》任頤(1840-1895) 畫作提供: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主持:米哈 嘉賓主持:卓家慧(藝術家) 嘉賓:何碧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研究員) 【游於藝:人物畫】編導:郭淑美 西方繪畫中有不同種類的人物畫,畫中除了畫人物外,原來還包含了主角身份、地位、背境等元素;而藝復興時期的不少群像畫,更具有功能性,能夠清楚交代一些宗教儀式和官方活動等,透過觀賞這些畫作,我們還可以發現不少歷史事件的端倪呢!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