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製作技藝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而然最受書法、國畫家歡迎的就是宣紙. 宣紙以安徽宣城而得名, 卻不在宣城生產, 只在宣成集散, 真正生產地乃宣城以南的涇縣一帶, 一千五百多年前已經有人製作宣紙. 這一帶地方的青檀樹和長杆水稻生長茂盛, 加上附近涇川的河流酸鹼度得宜, 造就人們運用當地的土生材料製作宣紙. 青檀樹的皮和水稻的稻草, 分別經過多次反復的日曬雨淋、蒸煮等等的加工程式, 才可以用來調配紙漿. 工藝師以大型的紙簾在紙漿水面上撈紙, 至少要二人合作才能進行. 一疊疊整齊潔白充滿水分的紙, 經過多日的擠壓脫水過程, 會被一張一張的貼在蒸汽加熱的鋼板上進行曬紙程序. 燙乾的紙幅, 再經過細心的檢查、切邊, 才可以成為宜書宜畫, "紙壽千年"的宣紙. 整個宣紙的製作過程是全靠技術、人力和天然資源的充分配合, 因此不能被現代工業機械生產方法代替.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