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篇

農曆新年過後, 店舖開市少不了醒獅獻瑞, 當中更少不了「大頭佛」這個好幫手! 然而製作「大頭佛」面具卻是一門不成行業的手藝, 吃力不討好, 難得一位老師傅卻毫不介意, 擔當起承傳這門手藝的重任, 在短短三年內將手藝傳給六百名學生, 更將它傳揚海外, 背後的推動力何來? 香港昔日的漁港風情已日漸消逝, 織魚網、曬鹹魚等手藝有何值得今人學習之處? 香港原居漁民如何保存這些手藝? 漁民生活背後的另類智慧又會否在時代洪流中淹沒? 今集, 崔建邦、宋熙年分別帶大家走訪製作「大頭佛」及傳揚漁民手藝的老師傅, 為十八集節目來個完美總結. 陳禮祥師傅研製「大頭佛」面具逾五十年, 是香港現時唯一一個承傳這門手藝的老師傅, 其人甚有佛相, 是否因此與「大頭佛」結下不解之緣? 陳師傅的爸爸當年是製作「大頭佛」的老行尊, 最終何以放棄這門手藝? 詼諧滑稽的「大頭佛」無意中成了中美文化交流的親善大使, 陳師傅當年移民美國後, 憑藉這獨門手藝獲當地市長嘉許, 現在他依然熱心將手藝傳給年青一代. 一個胖嘟嘟、笑意盈盈的可愛「大頭佛」, 原來只憑幾張報紙在英泥石模上黏黏貼貼而成, 且看陳師傅大展奇技! 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 演變成今天的國際大都會, 一班默默付出的漁民功不可沒. 鄭華明先生是捕魚為業的香港原居民, 爸爸也是出色漁民. 織漁網、曬鹹魚等等世代相傳的漁民手藝, 正是漁民智慧的最佳代表. 一個破爛的舊魚網, 如何再生為一條堅韌的繩纜? 當中足見漁民生活的環保智慧. 香港漁民的數目由昔日最高峰的十萬, 銳減至今天只有一萬人, 點點漁港風情正在不知不覺間消逝, 拯救消失中的傳統是鄭先生肩負的使命. 除了堅持過漁家生活,鄭先生如何實踐傳承工作?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