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吾土吾情

盂蘭
00:21:45

盂蘭

2007-09-20

相傳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 陰間的無主孤魂會湧到陽間. 為保社區平安, 街坊組織舉辦盂蘭勝會, 以超度亡魂. 潮州人對盂蘭節尤其重視, 九龍城潮州人舉辦的盂蘭勝會便已進入第四十個年頭. 盂蘭勝是一個宗教性的拜祭儀式, 亦包含了不同的潮州文化, 例如潮州糕點、潮劇、功夫茶, 以至潮州話.

屏山遊記
00:21:50

屏山遊記

2007-09-13

位於元朗西的屏山聚居鄧氏其中一個分支, 其範圍包括在三圍六村. 屏山鄧族於宋代時定居以來, 已超過八百多年歷史, 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圍村之一. 90年代新界土地不斷被改建、發展. 1993年, 政府為了保育逐漸消失的新界圍村, 將屏山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築群列為文物徑, 2007年更成立「屏山鄧族文物館」. 同時, 一班鄧氏族人亦發起保育這個失落中的香港傳統文化.

演變中的傳統
00:21:51

演變中的傳統

2007-09-06

上水鄉因為過往水浸導致鄉公所遺失所有資料關係, 在籌備2006年六十年一次大醮時, 因無例可循所以困難重重. 為使習俗得以薪火相傳, 上水鄉設立一個時間廊將有關大醮資料留待五十八年後下一屆建醮委員會. 打醮儀式部份主要是以道教儀式進行, 打醮或神誕由劇戲班演出神功戲的傳統, 這傳統在新界村落仍然繼續.

舊城演義
00:21:49

舊城演義

2007-08-30

今年初市建局公佈嘉咸街/卑利街一帶的重建規劃, 其中37幢唐樓將拆卸重建為30多層高的住宅、寫字樓及酒店. 但嘉咸街, 結志街及卑利街一帶的市集, 卻有140年的歷史, 是香港最早成形的露天市集, 重建工程展開, 將間接摧毀現存的市集, 而市建局在規劃中亦將重構一條老店街和一個特色市集, 還首次成立保育小組研究項目的細節. 但附近關心保育的居民就擔心將來的老店街會變成假古董, 昂貴的租金將令原區的老店結業, 換來的將是連鎖式大型老字號, 新市集亦會失去原來風味, 保育人士主張的是有機的社區自然更生, 令區內的社群與建設隨著時代而演變.

尋找失落的空間
00:21:48

尋找失落的空間

2007-08-23

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祖先, 在新界北如荔枝窩等地, 興建了不少村落. 村落後方必有風水林, 林內多長有榕樹、樟樹等樹木, 多呈半月形, 環抱村落, 林中必有一棵大樹, 叫伯公樹, 就是「榕樹頭」. 樹下有空地、廣場, 是村民的「公共空間」, 大家可聚到伯公樹下開會議論村事. 可是這些「公共空間」, 在城市急劇發展後, 已變成商場. 大家只著重私人空間, 下班回家後便關上門, 看電視, 鄰舍互不相識.

再建香港
00:24:54

再建香港

2007-08-16

深水埗是八十年代初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除了孕育了獨特的街道文化, 還有舊區的鄰里關係. 灣仔利東街的居民, 在志願機構及專業人士的協助下, 嘗試以用家的身份, 規劃出一條新的利東街, 希望打破「賠錢走人」的悶局. 居民籌款將這個「啞鈴方案」向市建局申請批准, 但申請終告失敗. 本集將探討香港現行的城市規劃模式及舊區重建對社區營造的影響.

魚米飄零
00:21:46

魚米飄零

2007-08-09

大澳水鄉的漁業與塱原濕地的農耕, 都曾經是香港的命脈. 如今大澳的漁業已幾近消亡, 但獨特的端午節神龍游涌的慶典, 仍承傳著漁業的傳統; 塱原的農耕艱難維持, 卻希望有重新復興的一天. 兩者之間並不相關, 但都反映著香港的鄉土狀況.

長醮長有
00:21:48

長醮長有

2007-08-02

對香港人來說, 長洲每年的「太平清醮」(亦稱「打醮」)是一個嘉年華, 看「飄色」, 「搶包山」的節日. 然而, 「打醮」對長洲居民的最大意義是宗教上合境平安、祭魂酬神. 全島居民在為期三天的「打醮」儀式中需要齋戒, 以求身心潔淨. 「太平清醮」是香港其中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儀式意義背後維繫著族群與社區的關係, 亦見證社區歷史的演變.

歸鹽田居
00:21:49

歸鹽田居

2007-07-26

西貢鹽田仔的居民擔心這小島會面臨湮沒的厄運, 希望把鹽田仔發展成一個文化旅遊生態保育區; 構思包括復修一幅荒廢了大半個世紀的鹽田, 一份濃厚鄉情提升了小島保育的價值. 自19世紀, 鹽田仔全村居民開始信奉天主教, 島上的一間天主堂陪伴村民已有一個世紀. 村民視它為宗族的祠堂, 而全靠每年五月一度的主保瞻禮, 維繫著散居海外的村民.

皇后之後
00:21:50

皇后之後

2007-07-19

去年十二月政府拆卸天星碼頭, 遇到要保育天星的市民激烈阻撓, 引發關於發展與保育的矛盾, 可說史無前例, 而且一直延續到皇后事件, 至今仍未解決. 過去半年, 不同界別、不同階層的香港人, 都對「如何保育香港, 如何保留文物, 公共空間的保育, 從下而上的保育政策...」 這些議題廣泛討論, 一下子, 市民對自己身處的城市, 應該如何佈置、裝飾和使用, 不再沉默. 無論「保皇」結果怎樣, 在發展與保育這個議題上, 新思維的注入, 將是無可避免.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