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黃金歲月

老年運動家
00:21:58

老年運動家

2013-03-17

運動場上沒有揮汗如雨,沒有疾風競步,有的是老朋友的相照,是長者堅持的毅力。 梁榮(81歲)參加了長者運動會多年,擅長擲壘球。今年獲得耄耋組擲壘球冠軍,以及競步接力賽第三名。喜愛運動的他,平日最愛游泳,時常與太太(榮嫂)游早水。榮嫂說她六十多歲才學游泳,因為榮叔見她身體孱弱迫她學習,記得第一天下水,從未穿過泳衣的她躲在更衣室不肯出來。自此,兩人時常孖著去玩,去做運動。運動是兩人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更加是維繫感情的良方。 溫日初(82歲),獲得耄耋組標槍及一百米競步冠軍。他是個跑步好手,曾經參加過不少公開賽事,雖然未能獲獎,但他說能夠在公路上迎風奔馳已是一大樂事。上年他第一次跑半馬拉松,雖能跑畢全程,惜未能達標。今年他說要再接再厲,努力練習,希望能夠跑得開心又達到目標時間。 黃李倩媛(84歲),身型嬌小,愛玩、愛打扮。參加了長者運動會廿多年,今年得到耄耋組二百米競步冠軍。她說做運動最緊要是堅持,所以她廿多年來都保持日行二百多級樓梯作熱身,之後再做晨運。興至所至,更會在山頭高歌一曲或翩翩起舞。黃老太說現在就是她的黃金歲月,身體健康,可讓她好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要好好珍惜。

身後的大愛
00:21:58

身後的大愛

2013-03-10

在台灣慈濟大學,大體老師又被稱為無語良師,慈濟的遺體捐贈計劃自1995年開始推動,現在累計有33063位登記的志願捐贈者,已捐贈的有799人。整個大學的員工以至義工,以愛心凝聚出一個以人為本的氛圍,滲透於每個細節,而完整的一套人文典禮,令無語良師受到尊敬,家屬安心託附。 70歲的鄭暄夫妻倆已登記成為捐贈者,他們覺得一切物事,包括身體,都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死後遺下的軀體,就交給醫學生去學習,骨灰撒到大自然,留下的不是佔用空間的枯骨,而是存留在大家心中的一份愛。他們要積極維持自己身體的健康,因為當自己用完這個“身體”之後,它還有下一個任務,就是供學生好好學習,身體,是屬於大家的。 67歲的陳豐太覺得這個世代已經入土不安,地震丶泥石流丶海嘯等天災難以估量,已經入土的先人隨時隨水土流失得無蹤無跡,他覺得捐贈大體等如廢物回收再用,讓遺體轉化成為醫生的知識,去救護更多生命,這樣做才會走得心安。剛去世的90歲父親在他影響下,亦已經捐出了大體,大體就存放在大學裡,等待啟用,他每天都來跟父親談天。 享壽68歲的宋媽媽剛成為了模擬手術的無語良師,女兒丶女婿丶孫兒都來參與。醫學生曾到宋家家訪,家人把她們當成宋媽媽孫女兒一般看待,她們了解到宋媽媽一生的病苦和捐軀的心願,亦深深感受到她貢獻醫學的大愛。雖然宋媽媽沒有機會唸書,但卻成為了醫生的老師。 幾天過程,家人和準醫師一起回顧無語良師的生平,手術課程後,準醫師親自為無語良師縫合好身體丶穿上壽衣丶將遺體入殮,再和家人一起送喪丶將骨灰入龕。醫療的學習,透徹穿越死亡,以人文的互動,深刻地學習生命。捐贈遺體,令生命的終點,成為護生的始點,無語良師帶給準醫師的,不獨是醫術的實習,更重要是仁心的感悟,直指行醫者的靈魂,已逝者的大愛,在一位位未來的醫生身上,埋下仁慈的種子。 良師向世人無言說法 : 人死了,甚麼都不能帶走,卻能遺愛人間。

身後的大禮
00:22:41

身後的大禮

2013-03-03

當大家為喪葬禮儀與花費而傷盡腦筋丶感情和荷包的時候,又或站在因骨灰龕選址而充滿爭拗的社會議題前,可曾想像可以化無用為有用?可曾想過將遺體捐贈給醫學院? 來到醫學院解剖台上的遺體,被尊稱為大體老師或無言老師,遺體捐贈,對醫學發展非常重要,可以供醫學生學習解剖丶供醫生驗證新發明手術,又或製成標本作醫療教材。香港大學解剖學系踏入100周年,其遺體捐贈計劃亦已經有近40年歷史,至今大概有700名已登記的志願捐贈者,平均每年只收到1至兩個捐贈的遺體,教學用的其餘遺體,皆為無人認領者。 陳立基是解剖學系教授,他覺得大家看慣外面花花世界的繽紛,但他很想引領學生向內深觀人體構造的精準,那是個令人驚訝的完美組合,教人對生命肅然起敬。他很喜歡教解剖學,決定以身作則成為捐贈者,將來去世後會捐出遺體,在解剖桌上,“親身”為學生們上完最後亦是最深入的一堂解剖課,這場“身教”,帶著雙重意義。 衍陽法師一生受過很多病苦,中風丶肝癌丶短暫失明,還有大大小小的多次意外,治療過程受盡苦頭,她希望捐贈遺體,給醫學生實習,減少其他人受苦,她向大眾說出這個決定後,感染到更多人加入捐贈。 鄧渭然街童出身,白手興家,賺過家財無數,又因被騙而財富一夜蒸發,離婚期間人生落入谷底,幾乎自殺。人生歷經完風高浪急,在拿到長者咭的2012年,在女兒見證下,簽署捐贈遺體同意書。他覺得遺體可以物盡其用,是對環保和資源永續的終極支持,他留給兒女的,不是靈位和繁文褥節,而是美好回憶,而他關愛的,不獨是自己兒女,而是大眾的後代。 年紀老大,死亡,是必想課題,身後其實可以為後代送出一份大禮,以另類方式將生命延續。幾位捐贈者,奉獻出身後所有,從太平間走到天國之路,要不枉此生丶不枉此身。

留念
00:21:55

留念

2013-02-24

菲林年代,影相是一件矜貴事情,老人家的老照片,每張都有一個故事,翻看時有笑有淚。 在社區設立流動影樓,令很多老人家得到“映靚相”的難得機會,04年成立的非牟利慈善組織~同行力量,相信人即使老弱貧困,生命依然美麗而且值得尊重,他們的團隊包括專業化妝師丶攝影師等,帶齊佈景丶道具丶燈光丶服飾,希望替老友記“映靚相”,將年老的美跟人分享丶留念。 麗華丶Kitty丶彩雲都來了拍照,更帶來嚴選的珍藏老照片。幾張舊照,分別述說出60多年婚姻丶青春明星夢和深厚的父女情。屯門醫院紓緩內科2012年初,為一班病人拍了照,如今相冊中的病人,只剩下一人仍然在世,令醫護人員更明白抓緊機會為病人留影的重要,甚至會隨身帶著相機,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時刻。 金帶婆婆前幾個月也請家人來拍全家福,當天是她人生第一次化妝。她翻看舊相片,當年一歲大的孫子躺在她懷抱,笑時露出兩只小牙,今日,換成自己只剩兩只牙,而已長大的孫子為她推輪椅,給她呵護的擁抱,照顧者的角色已經換轉。 按快門只是一剎那,將人生某一瞬間定格,當刻或許沒有太大感覺,但時間彷如魔法,當照片經歷時光洗禮,重温的時候,你始發覺原來人生有許多時刻,都非常美妙,非常值得留念。

老來再結朋友緣
00:21:55

老來再結朋友緣

2013-02-17

長者和社區是一個共生體,時間越久,關係就越密切,根深蒂固。 在同一個社區讀書,長大,然後各奔前程,石和昌(68歲)跟梁澤民(74歲),各有各的新知好友,老校友相忘於人海之中。怎料,退休之後,兜兜轉轉,大家又在古蹟般的西環街坊福利會聚首一堂,再結朋友緣。 梁澤民太太是中醫師,太太和他就在這兩層高的街坊福利會辦中醫診所。梁澤民閑來在天台種花種草藥,觀賞自娛。石和昌2000年退休之後,因地利之便,經常走到這裏來找老校友梁澤民消磨,更主動替梁澤民打理天台草藥,又教梁澤民電腦,梁澤民雖然是石和昌的學長,但是在電腦面前,還得要稱呼石和昌為師傅。 梁澤民一學電腦便上癮,天天在電腦面前猛敲,不是打遊戲機,而是要將他故鄉的九江方言記下來,怕家鄉話失傳。現在,他已經把300多條九江方言的意思配對好,化成電腦檔案,他還想加上自己的真人發聲。這個計劃立即成為了梁澤民當下最樂透的項目。 同時,石和昌亦都找到人生的新一頁。去了街坊福利會之後,他竟然成了中草藥導賞員。本來,石和昌認識中草藥的目的,只不過想多運用腦袋,考自己的記性,避免跟他哥哥一樣,患上老人癡呆症。於是,在替梁澤民打理原本的花、草藥之餘,他開始儘量多種不同草藥,多記它們的特性,久而久之,他就記了兩三百種,更在龍虎山上的中草藥園認識了不少同好,還因此當上兩所小學的草藥園導師。 街坊福利會還有一位90歲的崔國枝,退休前是南洋商業銀行總務部經理,友人叫他崔經理。他和太太每朝從西環家步行到香港大學,說是要探他的鄉里孫中山,實情是他們到了大學裏孫中山的銅像,就繞回西環去。到九時多,崔經理就會跑到街坊福利會天臺去澆花。崔經理差不多每天都會碰上石和昌,他叫石和昌Director,而石和昌就叫他Manager, 崔經理謙稱自己只不過是石和昌的助手吧。崔經理最愛這裏的花,很多還在石和昌還未到這裏來的時候已經種下。 石和昌與崔經理的朋友緣分,說起來又是年輕時早已認識的。那時候,石和昌在南北行當出納,是南洋商業銀行的客戶,後來石和昌轉工,才沒再跟崔經理碰面。世事難料,如今,他們又走在一起。 舊區凝聚他們,讓他們互相灌注能量,增添活力。

落入凡間的沙粒
00:21:56

落入凡間的沙粒

2013-02-10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之下的美麗景色,如過眼雲煙,一瞬即逝,每位長者都想退休之後,尋找自己的樂土頤年,但香港地小狹迫,何處覓天堂呢?位於馬鞍山的烏溪沙沙灘,是香港唯一一個能坐鐵路然後步行短時間內可以到達的沙灘,也許長者樂土就在這裏。 79歲的郭九,以前是海員,十多年前退休後來到烏溪沙沙灘,一心只想找游泳的地方,眼見當時一片石灘,於是下定決心「愚公移山」,憑自己一雙手在烏溪沙沙灘將大小石塊拾走,再鋪上沙粒,讓滿布碎石的石灘變成一片水清沙幼的沙灘,烏溪沙原只是個荒蕪石灘,因為郭九這「愚公」的傻勁,才變成今天的模樣,現在,他仍堅持每天來沙灘搬石,然後暢泳,自得其樂。 而另一位退休花王64歲的吳伯伯則在沙灘另一邊不斷執石砌石,用了三年多在沙灘上砌出心形石堆,這個用無數小石砌成的巨心,闊七米、長六米,可站立百人,每當潮退便浮出水面。不少人看過如此奇景,卻沒多少人知道巨心由來,原來兩年多前的母親節,吳伯伯剛好完成巨石砌成的心,於是以巨心紀念母親,希望將「海之心」送給天下的母親,「海之心」背後充滿著吳伯伯對母親的懷念和愛。 如果看見沙灘上有盤鷹風箏飛翔,就一定會看見76的賴育輝伯伯的蹤影,拿著專業的風箏線圈,放著鷹形風箏,在沙灘上跑來跑去,人們都稱他「風箏伯伯」,退休之後,他把玩風箏由興趣變成專業,加入了風箏會,到處參加風箏比賽,雖然從未獲獎,但他說玩風箏令他手腳靈活,關節暢順,已是他最大的收獲。 烏溪沙沙灘就好像偶然掉入凡間的沙粒,累積成為長者的天堂,無論日與夜,都有不同的故事在發生,如果有天,人到慕年,閒坐沙粒之上,晚霞微照,何不是人生樂事,夕陽的美是生命中最柔和婉約的美,而這種柔和婉約的美也最能給人以感動,亦提醒人們在陶醉於美景的同時,應該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積極人生。

斲琴人
00:11:06

斲琴人

2013-02-03

「斲」,是古字,即是“削木”的意思。蔡昌壽,是香港最資深的斲琴人,他退休前做的古琴,行內暱稱為【蔡琴】。 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用陳年風乾古木,以人手斲成,斲琴,並非一個沒落行業,而是一門流傳了三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塵封的木料看似廢物,但各自有其生命痕跡,斲成的琴每張都藴藏歲月精華,聲音獨一無二,古琴是朽木的新生,透過它,帶來遠古的清音。 本土樂器品牌「蔡福記」,晚清道光年間於汕頭創號,紮根香港超過70年,蔡師傅是第三代傳人,因為鍾情古琴,索性只維修和製造古琴,當年生意不多,這份執著幾乎令鋪頭執笠,但師傅仍然對古琴一心一意。 現在桃李滿門的蔡師傅,其實從未想過收徒弟,1992年,他遇上人生轉捩點﹣一場大病,病後他不能再造手作,他將伙記遣散,一心退出江湖,但相識多年的琴友不斷游說他教人造琴。蔡師傅的學生,全是彈古琴的專業人士,他從未公開招生,只是琴人之間互相介紹。蔡師傅不單傳承斲琴文化,更傳承古代書齋雅集的氛圍,工作室將一班年齡丶背景迴異的琴人聚集,品茶論琴,連世界各地琴友也摸上門,小小工作室,將古琴文化默默承傳。 蔡師傅師承著名琴人徐文鏡,徐老師晚年接近失明,蔡師傅逃學去照顧他,如今蔡師傅身體病弱,徒弟們常來陪伴,又送他電動輪椅,師徒情義深厚,古人琴道中的德與誠,正一代一代,薪火相傳。今天已不能再造琴的他,卻教導一個又一個琴人,造出一隻又一隻的古琴。 每逢上課,蔡師傅都會回復大師傅神釆,他要令工作室充滿動力,不容病痛困擾自己。年老虛弱的身體就好比一塊朽木,有人會覺得是件廢物,但蔡師傅將朽木塑成良琴,盡情發聲,這種雕刻生命的藝術,才是對學生們最終極的示範。

阿姐與我
00:21:55

阿姐與我

2013-01-27

《桃姐》編劇李恩霖 Roger以過來人身份帶大家看一段段退休住家工女傭與少主人之主僕情。 有姐,79歲,為葉氏家庭工作五十七年,先在香港後跟隨至美國。現雖分隔兩地,但當年有姐照顧的六位葉家千金和有姐還保持緊密聯絡,並會帶兒女從美國回來探望有姐。 梅姐,少主人明仔現在還會每星期和梅姐飯聚,而梅姐就會間中為明仔親自下廚及煲湯。枝姐,86歲,少主人張蔚泉Clara , 每次到外地工作仍會向照顧自己多年但已退休的枝姐報告行蹤。 長年的感情並沒有因僱傭關係的結束而終止,反而是更深厚地維持下去。桃姐與Roger之情處處皆是。

阿姐與Paco
00:21:56

阿姐與Paco

2013-01-20

三位打住家工的阿姐,服侍事頭一家老老嫩嫩,無微不至,大半生光陰耗在別人家,苦賺血汗錢寄往鄉下家,有幸老來生活無憂,與金蘭姊妹相依為命,無事日日來相見,故事說來說去,盡是相同的人物,說不厭的舊事。大家一起泡杯奶茶,做個三文治,妳調侃我,我取笑妳;妳說話,我搭訕;有一句,沒一句;聊了半天,沒個正事,但姊妹都明白,內容,其實並不重要。 三位金蘭姊妺是同鄉,以彩姐最年長,梅姐次之,崧姐則是梅姐親妹妹。彩姐十多歲嫁了人,二次大戰時,丈夫去世,孑然一身的她和平後來港,替洋人打住家工。梅姐雖然梳起不嫁人,帶別家小孩卻妥妥貼胋。崧姐因有二人照應,也來港打工。阿姐的青春歲月,就在人家的廚房、餐桌與孩童房間流逝。退休後,三人專心照料老犬Paco,別有一番情趣。

老店、人情
00:21:56

老店、人情

2013-01-13

從前,大街小巷,總有不同類型的小店,為市民提供日常所需。現在,不少小店都從昂貴的租金中退下來,守不住了。仍然留守的,經過年月風霜,散發出獨有的味道。 店內的師傅笑稱這裡是老人院,平均年齡六十。在古董店林立的荷里活道上有一間不起眼的改衣工場,它本身也是一間古董店,內裡收藏的不是貴價古物,而是遺忘已久的人情味。店主朱仔師傅謙稱「都是大家夾錢食飯,人人都是老板」店內實行彈性上班時間,不用打卡,各自修行,唯獨是最熱鬧的就是那頓午飯。兩間工場的師傅聚首一堂,邊吃邊說。星期日,朱師母更會親自下廚,一煲老火湯,幾味小菜,幾十年來幾代人就此談笑度過。自言是工作狂的朱仔師傅,一星期開足七天,不開工便渾身不舒服,「就好似開了摩打咁,一定要郁」雖然店內大部份都是老師傅,但他對改衫行充滿希望,認為有需要就一定有人入行。幾年前收了入室女弟子,遲點還要多找一位南亞裔弟子,他說「睇見佢地成日都係用勞力搵錢無前途,希望教曉他們改衫,可以幫到佢地改善生活。」在掛滿衣服的工場內,各有各做,濃濃的人情卻在針線之間編織起來。 深水埗北河街街尾,有時會看見一位拿著雨遮反來覆去的人,不知就裡的還以為他是賣藝人。不過說他是賣藝人也不為過,一面鬍子笑起來鬍子跟著笑,賣遮補遮最愛的是藝術。「我是一個藝術家,細個讀書最叻係美術,依家得閒就整藝術品」。此言非虛,店內店外都掛滿了他的藝術品。由清代開始,邱老板的高祖父(父之曾祖父)在清朝已經賣百貨,到了現在已經是第五代了。幾十元的雨遮壞了可掉,但仍然有不少人拿來修補,有的是為環保,有的也為當中的感情。「曾經有一對年老夫婦攞了一把破爛了的雨遮來,說是丈夫送第一份禮物,因為呢個緣故,就算真係好爛我都盡力整返好,仲係免費。」其實免費的何止補遮,還有特別為老人家而設的有背摺椅、看更服務、查詢服務等等。正因如此,有時老板也會有免費的街坊小食甚至免費午餐呢。一間不足幾十尺的小店,凝聚了街坊情。   肥添又稱阿爹,是一家的靈魂人物,也是單車店的掌門人。由砌三輪車到租單車,到修理單車,一做就是六十年,到現在也是每天落鋪坐鎮。店外的一個小角就是他的寶座,肥添阿爹一時看看大兒子修車,一時到後巷看看,閒來幫點小忙,一天就這樣過去。兒女還少時,單車店是他們的遊樂場,七個兒女在店內幫忙店外遊戲,寄工作於娛樂,兒女大了就輪到孫兒,晚飯時間,眾人回來,一圍不夠坐,孩子一排的坐在鋪面,一家人的感情靠著一間小店一個阿爹維繫。晚上街燈亮了,店舖收工了,還看見阿爹一家團團的圍著的美好風景。 小店、老店是一種淡淡的味道,要細心品嚐才會領悟的淡雅,當中所蘊藏著的是不單是珍貴的歷史,更是那一份由年歲沉澱而來的情。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