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香港風華 II

舞躍心聲
00:21:55

舞躍心聲

2006-03-26

1977年, 曹誠淵在美國讀完大學回港, 他在美國讀的是工商管理, 以便回港後接手家中生意, 出於興趣, 他自己選修了一門現代舞課程. 回港兩年之後, 他因為難以忍受香港文化生活的單調沉悶, 就串聯了十二個對現代舞有興趣的同道中人, 組成了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 他利用家中產業做排舞室, 動用家中生意的資金作舞團開支, 原本想著做得一日算一日 , 誰不知一做做了二十七年. 在創團的十二人中, 有一位是黎海寧, 她自幼喜歡跳舞, 後來赴英國專修現代舞, 回港後在電視台編舞, 一直盼望香港能有自己的現代舞團, 所以當一個陌生的青年來找她商談組團事宜, 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大約同一時間, 中國的北京有位十二歲的少年邢亮被父親強迫送入了北京舞蹈學校, 幾年之後他嶄露頭角, 獲得全國舞蹈比賽少年組一等獎, 後又獲得青年組一等獎. 在第一次排曹誠淵編的現代舞後, 他就同現代舞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天他成了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藝術家.

馭天風雨路
00:21:56

馭天風雨路

2006-03-19

每年夏天, 香港就成為颱風之城, 市民生活大受影響. 令人深感大自然的威力. 香港位處亞熱帶, 鄰近海洋, 背靠大陸, 直接受到各大氣候系統影響. 由一條漁村發展到今日的大都會, 香港人口不斷增加, 經濟活動愈來愈活躍, 期間不斷面對天然災害的挑戰, 更曾付出慘痛代價. 戰前數次風災, 死亡人傷以萬計, 在今天難以想像, 而溫黛、 荷貝等十號風球, 至今是很多人的難忘回憶. 颱風一來, 東方之珠頓成死城 , 面對大自然, 人類不得不低頭. 本集走訪香港天文台、 漁民和氣象發燒友, 細述香港社會面對無常風雨, 不屈不朽的尋求預知天機. 天文台由早前以經驗為主的天氣預測, 演變到今天以衛星和雷達, 加上傳統測量方法, 全面監察並以電腦模擬大氣層的動態, 嘗試準確計算出未來天氣, 就像天氣時光機. 而當天氣預測有了長足發展, 也不等於人定勝天, 大氣層仍有多變一面, 例如紫外線強度, 尚待我們全面認識. 而除了科技, 我們更需要謙虛的態度, 才可能與天和諧共存.

沒有船塢的日子
00:22:09

沒有船塢的日子

2006-03-12

維多利亞港一直以它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香港的瑰寶, 它是一個深水良港, 從19世紀英國人佔領香港以其作為對華貿易的口岸, 到20世紀80年代發展成香港主要的經濟命脈, 一艘又一艘巨輪川流不息, 港口歷史見証的就是香港歷史. 在維港還未進行填海工程之前, 它曾經為香港造就出龐大的造船業. 這個曾經吸納近萬名香港人從事的行業, 後來孕育出港島其中一個最富裕的社區. 19世紀, 英資公司太古洋行先後獲港督軒尼詩批出鰂魚涌這塊「人煙罕至」的地段, 興建糖廠及船塢. 20世紀東區這一帶的地段, 因為糖廠及船塢的建成, 陸續吸引了上萬人來尋找工作, 他們亦是最早的東區人. 太古洋行為了安置員工, 更在多條街道興建多棟以「太」字為名的員工宿舍, 甚至小學為他們提供下榻的地方. 上世紀70年代, 太古船塢與糖廠相繼關閉, 今天的太古城便是當時船塢的版圖. 雖然船塢已不復存在, 但舊有的員工宿舍還住著不少前船塢及糖廠的東區人, 雖然他們大部份都步入中年, 仍然依戀著當日與海為伴的日子, 究竟是情意結還是對舊社區的留戀? 今天石屎森林的東區, 已經成為美侖美奐的中產家庭屋苑, 美麗的社區又為這班東區人, 留下什麼樣的遺憾呢? 太古糖廠與船塢的興建, 除了為東區帶來倍增的人口, 同時更帶動了當地工業的發展, 當時不少華資工廠紛 紛在港島東區設立廠房. 由於太古船塢的帶動, 筲箕灣、 愛秩序灣一帶亦開始發展起造船業. 但隨著太古船塢結業以及香港經濟轉型, 造船業已早早步入黃昏時期, 但筲箕灣阿公岩, 仍有十二間維修船隻的廠, 亦有人堅持繼續造新船.

烈焰救兵
00:21:56

烈焰救兵

2006-03-05

1984年9月11日, 香港仔大生工業大廈發生火警, 大火燒了68個鐘頭, 火警從一級升到三級再升到五級, 分別在香港仔及油麻地消防局任職的兩位消防隊長先後到現場救援, 經歷了他們入行以來第一場刻骨銘心的行動. 十幾年後, 這兩位隊長又先後被派到機場消防局任職, 又分別經歷了另一次令他們難以忘懷的行動. 1996年2月10日, 54名師生上八仙嶺行山, 突然山下發生山火, 並迅速向山上蔓延. 當時新界區的消防副總長接報後亦趕到現場, 協助現場指揮的消防區長展開救援. 回憶當時情景, 現時已是消防處長的郭晶強贊歎當年舍己救學生的老師的偉大情懷, 亦感覺消防處及各政府部門協同救災的能力因此而增強. 香港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次慘烈的大火, 香港消防處在烈火中逐漸發展起來, 現在裝備上及效能上都為國際同行所矚目.

列車進行曲
00:22:03

列車進行曲

2006-02-19

火車、 地鐵, 因為方便, 快捷和準時, 成為現代社會一個基本的公共交通工具, 每天運載川流不息的人流、貨流, 成為連接香港各區, 以及香港與內地緊密關係的一個主要渠道. 1898年, 中英公司在清政府手上取得興建這條鐵路的專利權, 經過進一步的商議, 決定將該鐵路分成中英兩段, 分別由中、 英兩國政府負責建設, 早期香港的火車由蒸汽機車拖動, 由九龍尖沙嘴經新界直達羅湖邊境, 只有一條單軌, 由於一個小時才有一班車, 所以每次火車進站, 人們就蜂擁而上, 站內站外都逼得水洩不通. 1973年, 九廣鐵路展開現代化計劃, 包括舖設雙軌和進行鐵路電氣化, 首階段的電氣化工程於1982年5月6日完成 , 九龍至沙田近郊線電氣化列車正式啟用, 一年後, 即1983年7月15日, 沙田至羅湖的路段也隨之投入服務. 多年來, 九鐵公司的業務已拓展至其他範疇, 1988年9月, 輕鐵投入服務, 2003年12月, 西鐵通車, 2004年10月, 尖沙嘴支線通車, 東鐵的南面總站由紅磡延伸至尖東, 同年十二月, 馬鞍山鐵路通車, 另外, 九廣鐵路公司還從事物業發展業務, 用其利潤為改善服務項目及其他策略方針提供資金. 1970年代, 香港經濟騰飛, 政府決定興建地鐵解決公共交通問題, 不過, 這項提議在當時的立法局引起很大爭議, 正反意見各持己見, 本來願意承擔建設的財團也突然宣布放棄, 無奈之下, 政府決定自己興建. 經過多年的發展, 香港地鐵的管理水平已經在國際上享有很好的聲譽.

點石鴨寮成黃金
00:21:51

點石鴨寮成黃金

2006-02-12

凌晨四點, 當大部份香港人仍在睡夢當中, 離鴨寮街不遠的通州街公園對出的行人路上, 慢聚集了一大批人. 他們大部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 有些更是露宿者. 他們拿著大袋細袋的雜物來到這條街擺賣, 賺取生活費. 這類貧者的生活方式 ,形成了深水埗的天光墟特色. 所謂的深水埗天光墟, 早於1960年代, 原是一個成衣市集. 早年的深水埗是一個布行區, 當年由於香港成衣需求不斷增加, 令到不少在深水埗家庭式工廠選擇在在日出之前拿自己在家中縫製的衣服上街賣給批發商 , 希望爭取賣完自家的手作, 天光墟亦因此形成, 香港八十年代製衣業騰飛時期 , 不少深水埗的製衣商人, 亦因著天光墟而發迹. 今日天光墟變化之大, 令人難以想像. 雖然感覺有點悲涼, 但是鴨寮街的轉型卻令人釋懷. 早期的鴨寮街, 就像雜貨攤天堂. 時至今天, 仍有不少老年人以拾荒為主, 他們回收家居棄之不用的舊貨轉賣牟利, 我們今天依然可以看到有不少顧客去購買這些「二手貨」. 近年, 深水埗開始被另一類先進行業進駐其中, 高科技產品為這區帶來重要改變. 整條鴨寮街都遍佈售賣手提電話、 音響器材產品的店舖, 高科技之風甚至將深水埗的黃金、高登電腦商場搖身一變, 成為最多年輕人的集中地. 只是老化問題未有改善, 深水埗從古至今, 與「貧窮問題」唇齒相依, 在社區走向兩極化同時, 在深水埗長期居住的老年人, 應該如何自處呢?

雁留后海灣
00:21:46

雁留后海灣

2006-02-05

每年春秋兩季, 候鳥南飛, 香港的后海灣是候鳥覓食的天堂,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 靜靜的海面鳥兒掠過晴空, 一片安詳的自然景色, 但是對於生活在後海灣的漁民來講, 鳥兒是他們的敵人. 一九九五年政府將后海灣一千五百公頃面積劃定為「拉姆薩爾濕地」, 交給基金會管理. 近十幾年間, 新界養漁戶由六百多戶劇減了三分二, 產量低微的魚塘在后海灣隨處可見, 許多魚塘不再每年放水乾塘, 鳥兒少了覓食的地方, 人鳥的緊張關係, 持續多年, 直至這兩年才開始緩和. 甩洲漁民黎來就用了十年時間, 放低了對鳥兒的怨恨, 魚塘是他一生人奮鬥的目標, 現時他最希望政府能夠幫忙推銷新界的「綠色」健康魚, 挽救漁民生計. 但在他的少年時代, 香港的淡水魚塘非常少, 只有一些叫做「基圍」的魚塘. 后海灣還有蛛絲馬跡可以尋見. 「基圍」在幾十年間完全消失, 取而代之的淡水魚塘, 令靠近后海灣的元朗出現翻天覆地變化. 同甩洲遙遙相對的天水圍, 曾經是香港最大片的淡水魚塘所在地, 先是被村民填平了, 用來養魚、 養鴨, 後來就發展成高密度住宅, 現在住了二十萬人, 成為香港第三代新市鎮. 后海灣春去秋來, 候鳥又再南下, 有沒有人會關心它們的命運? 依后海灣而居的香港人, 多數是留在該地的「南飛雁」, 他們自己掌握著自己的命運, 為開拓自己的未來而不斷努力.

留下歷史的印記
00:21:55

留下歷史的印記

2006-01-29

研究香港歷史的學者蕭國健講述新年的傳統習俗. 此外又由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講述香港歷史博物館所展示香港歷史的演變, 由四億年前的泥盆紀直至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回歸. 走入博物館內的時光隧道, 可以清楚窺探到香港億萬年來變遷的脈胳. 市政局在大會堂成立「香港博物美術館」, 在1975年7月分拆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博物館」. 新成立的香港博物館初時租用尖沙咀星光行為館址, 1983年遷往九龍公園臨時館址, 直至1998年7月遷至尖沙咀漆咸道南現址.「香港博物館」由1998年4月1日起, 易名為「香港歷史博物館」. 過去三十多年, 該館致力搜集香港的歷史文物, 力求弘揚香港的歷史遺產. 位於鯉魚門的香港海防博物館, 以海防歷史為主題, 博物館內展示香港自明清兩代、 英治時期、 抗日戰爭以至回歸以後的海防歷史. 在一九九三年成立的香港海防博物館, 是由鯉魚門炮台改建而成. 炮台是1887年英軍興建的, 目的是用來守衛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 以防有敵人從海上入侵香港. 炮台在第二次大戰之前, 都肩負起守衛香港的責任, 二次大戰完了後, 炮台成為英軍訓練基地, 直至1980年代尾, 英軍才全部撤出. 隨著城市的發展, 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在香港逐漸消失, 而香港正逐漸失去歷史的印記.

鞍山歲月 : 馬鞍山
00:22:25

鞍山歲月 : 馬鞍山

2006-01-15

沙田的馬鞍山, 是近二十多年發展起來的新市鎮, 區內高樓林立, 商貿繁華, 沿著馬鞍山路一直走到尾, 就來到形如馬鞍的馬鞍山, 山上零星散佈著一些石屋, 木屋和鐵皮屋, 裡面住著的是馬鞍山最早開發者, 即曾經令香港礦業昌盛一時的礦工和他們的後代. 昔日的馬鞍山人口稀少, 交通不便, 因蘊藏鐵礦而吸引了開發者, 曾譜寫過一段頗為熱鬧的香港故事, 這段故事現在只能在山頂的這些舊屋中還看到隱約的痕跡, 當年的喧鬧已被人淡忘. 日佔時期, 日本人在馬鞍山發現了鐵礦和鎢礦, 於是率先開採, 戰後幾年, 一位名叫余榮金的人創立一家「大公洋行」, 接手在馬鞍山開礦. 當時的香港百廢待興, 大量難民, 退伍軍人和偷渡客湧入香港, 聽說礦場招人採礦, 紛紛前往應徵, 1950至51年的高峰期, 有5000多人在礦場工作. 今天已變成一片廢墟的馬鞍山礦場, 在五六十年代, 每年可以生產十五萬噸的精礦, 是香港最具規模的礦場, 不過, 由於技術不過關, 訂單不夠等原因, 馬鞍山礦業逐漸走向衰落. 1979年8月31日, 政府批准發展馬鞍山作為沙田新市鎮的拓展部份, 自此以後, 馬鞍山昔日的荒地漸漸發展為新市鎮, 一棟棟高樓大廈和配套設施相繼落成, 從第一個公共屋村恆安村開始, 馬鞍山的人口從最初的2萬多人, 到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20多萬人口的現代化市鎮. 儘管馬鞍山空氣清新, 交通方便, 配套設施齊全, 很多人都會搬來這裡居住, 但是對於在山上住慣了的老礦工和他們的後代來說, 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卻缺乏誘惑力. 然而, 目前山上的幾塊私地已被地產發展商購買, 準備發展成為豪宅區,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 這裡也會變成為現代化的生活社區, 但喜歡原始簡樸生活的山上居民, 將失去他們的生活空間.

重慶"森林"
00:21:57

重慶"森林"

2006-01-08

要了解香港寸金尺土, 尖沙咀區可以是最好的寫照. 小小的土地面積, 人流像永無休止, 這地區集合了香港最奢華的酒店、 店舖和大型商場. 有人說過, 在這塊不夜天核心地帶之中, 彌敦道上矗立著尖沙咀兩座地標, 這兩處地方是一般香港人都熟識但卻鮮會親身踏足, 除了半島酒店之外, 重慶大廈就是另外的一個. 這幢曾在70年代盛極一時的大廈, 現時聚集了不少的南亞裔人, 尤以印度及巴基斯坦人居多. 他們有的在這裡經營餐廳, 有的是這裡的住客, 不約而同的是, 他們大部份都是來了香港十多年以上甚至是香港居民. 這班出入重慶大廈的人, 他們的生活逐漸香港化, 然則一般的香港人, 大多視他們為外來者, 他們如何融洽生活在這片狹窄的生活環境當中呢? 1990年代開始, 重慶大廈屢次發生火警, 而且負面新聞亦接二連三, 令到不少香港人一聽聞重慶大廈就為之惻目. 這幢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從二千年前開始為這裡進行大革新, 隨著大廈的不斷改善, 生活在重慶大廈的人前景又如何呢?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