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好想藝術

生活中的樂韻
00:21:47

生活中的樂韻

2016-06-26

聲音在生活中十分重要︰旋律優美的音樂、大自然的海浪聲、小朋友開朗的笑聲,全都可以令我們心情舒暢,忘卻煩憂;相反地,刺耳、嘈吵的噪音,就會令人心情煩躁,甚至神經衰弱。 討好自己-街頭音樂 一群年輕人出心出力組成樂隊,經常在街頭即興表演,大聲歌唱,為的就是唱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唱出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 私人角落-清華街上的雨傘 在清華街上,雨傘之下,斜坡上的流水聲,雨傘周圍的雨點聲,啟發了媒體藝術家蔡世豪對聲音的思考。 心靈慢跑-音樂能量 電台DJ/大學老師黃志淙認為音樂是生活核心,可以一生一世佔據心靈;音樂更可以帶動無盡夢想,令每天的生活都充滿動力和能量。 細味生活-食禪 食不言,寢不語。在寺院中體驗「食禪」文化,就是要遠離繁囂,靜下心來,專注地品嚐盤中每道簡單素食的味道,反璞歸真。 感觀漫遊-不一樣的天空 佇立沒有空間的都市,仰望不完整的天空,嚮往自由,攀越壓迫,換轉角度,發現被忽略的空間。坐言起行,天空的顏色從此不一樣。音樂由本地音樂人袁偉鋒製作,影像由年青編導李明熙設計及剪輯。

視覺藝術家--楊沛鏗 ; 鈕扣之道--Ran Hwang的修行藝術 ; 藝術是創新--新媒體藝術
00:21:44

視覺藝術家--楊沛鏗 ; 鈕扣之道--Ran Hwang的修行藝術 ; 藝術是創新--新媒體藝術

2015-04-29

"他希望擁有一間溫室多於工作室; 自稱是個會種植物的藝術家, 植物是他的好朋友; 他關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又怕距離太近、感覺太強烈, 招架不來. 於是將感覺投射到植物上, 把事情拉遠一點, 感覺淡一點, 於是能細心看清一點."--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韓裔藝術家Ran Hwang 本來從事繪畫, 後來利用自己曾在美國紐約學習到的刺繡經驗, 以鈕、針、珠子和線, 逐粒逐粒釘上牆, 組成一幅幅藝術作品, 過程非常的耗時, 但作品往往讓人驚艷. Ran Hwang對平凡事物有著細緻的觀察, 鈕扣作品細節講究, 在光與影中更形立體, 花草盛放, 雀鳥躍然, 每針每線, 莫不是耐性的考驗."--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當科技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份, 不少藝術家也喜愛利用多媒體元素進行創作, 探索呈現意念的可能性. 組合WARE, 利用電子科技配合電腦程式, 創作反映香港社會現況的媒體作品《Autumn Rain》. 創作團隊XCEED 亦揉合各種科技元素, 以作品關心社會環境, 把福島與香港的輻射數據轉化成聲音影像《輻射界》. 每年一度的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 為年青媒體藝術家提供創作與交流的機會, 並展出了本地及外地近二十多件作品, 以嶄新的方式表達與反思生活周遭."--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作家--陳慧 ; 最大與最小的藝術--GIF-iti與Nanoart ; 藝術是支持--策展人與藝術家
00:21:45

作家--陳慧 ; 最大與最小的藝術--GIF-iti與Nanoart ; 藝術是支持--策展人與藝術家

2015-04-15

"把城市的細碎詩意捕捉, 編織一些故事, 輕輕淡淡, 又溫柔似朵花瓣, 隨風, 飄落心裡. 寫作中療癒自己, 如果, 恰巧也安慰了你. 作家--陳慧."--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理性的科學與隨性的藝術, 看來風馬牛不相及, 其實藝術亦可以由科學衍生, 有的浩瀚如宇宙, 有的小得像粒米一般. 2014年, 藝術家INSA在里約熱內盧製作當時世界上最大GIF-iti, 即透過衛星拍攝的動畫, 20個畫家用57515立方米顏料, 繪畫了整整四天, 效果壯觀震撼. 另一邊廂, nano art 也在科學家研究納米技術時同步產生, 至今已自成一家. 現代人的生活少不了科學, 而藝術, 亦即生活."--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三位不同時間回港、從事藝術工作的朋友都在努力, 尋找機會, 發掘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Armechan九八年加州大學畢業, 主修藝術, 他的藝術主題圍繞著生活空間、作品大小與藝術家的創造力之間的關係. Angela十二歲往英國唸藝術, 上年畢業後回來, 在迷惘和嘗試中找平衡, 不斷地創作. 二人在跌跌碰碰中遇上Roger, Roger也是從英國畢業回來, 曾經參與不同的藝術崗位的工作近廿年, 所以他非常明白所謂「海歸派」藝術家的情況, 除了舉辦展覽, 也希望給外國回港的藝術家多一點支持和認同."--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音樂人--黃靖 ; "頹廢藝術品"的守護者--柯內留斯・古利特 ; 藝術是保存--藝術品修復
00:21:44

音樂人--黃靖 ; "頹廢藝術品"的守護者--柯內留斯・古利特 ; 藝術是保存--藝術品修復

2015-04-08

"黃靖擁有多重身份: 他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 主修舞台設計及指導, 回港後擔任舞台設計, 同時開創時裝品牌, 不斷在街頭及各式場合表演音樂, 足跡由香港延伸到內地各大城市. 剛畢業時的他勇字當頭, 認為只要勤力創作與表演, 一定有人賞識, 逐漸步向成功.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 他發現創作之路的不確定性, 這種無奈感讓他的音樂作品趨向深沉. 一次他為外國著名組合在香港的表演擔任開場嘉賓, 獲得如雷掌聲鼓勵, 讓他記起最初的熱情, 重獲信心."--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藝術收藏家Cornelius Gurlitt的父親是納粹的藝術品經銷商, 在他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家中, 收藏了一千多件藝術品, 包括夏加爾、利伯曼及畢卡索的作品, 還有許多自納粹搜括而來的名畫. 納粹於二戰期間的洗劫確實是錯, 但藝術是無辜的, 人們都期望看看這些幸運地逃過戰火的名畫. Gurlitt去年去世前, 指定讓瑞士首都伯恩的美術博物館繼承這些藝術品, 它們的來源調查, 隨著他的死亡停止."--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一件藝術品, 盛載着創作者的靈感、想法、感情、話語...但隨着年歲, 作品可能有磨損、傷痕, 有一種職業, 就默默回復藝術品的原貎, 讓它們繼續保留下來. 他們是修復師. 何子欣當年22歲隻身遠赴日本, 學藝四十幾年, 反而學習到傳統的中國修復技術, 為不勝枚舉的藝術品進行修復. 畫是語言, 透過畫, 他享受與不同的畫家跨越時空溝通. 他愛畫, 珍惜前人留下來的寶物. 修復對他來?, 是一件不容有失的事, 一件一輩子的事."--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雕塑家--何兆基 ; 尋找繆斯 : Stephen King的寫作紀律 ; 藝術是諷刺--運動員x單車創作人
00:21:42

雕塑家--何兆基 ; 尋找繆斯 : Stephen King的寫作紀律 ; 藝術是諷刺--運動員x單車創作人

2015-03-25

"雕塑家何兆基的作品, 是對身體與精神經驗的持續思考. 為要探索感觀與知覺世界, 他必須讓自己親身處於雕塑之內, 別無選擇. 他以具局限的身體作對象, 終生研究也不厭倦; 以超現實的成聖狀態作情景, 透過藝術創作去投射精神的無限. 若創作過程是恆久的實驗, 他所追求的不是最終結果, 而是無止境的好奇. 它將一次又一次引導我們, 作更具體, 更準確的提問."--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藝術家都是晝伏夜出、毫無紀律地等待靈感?並不盡然. 著名美國作家史蒂芬.金每天最少寫二千字, 風雨不改. 曾任英語教師的他, 因一部曾經被他?棄的小說, 意外地改善了生活, 但他對寫作的信念, 仍然是為了快樂及豐富別人的生命, 從七十年代至今仍創作不輟."--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體藝中學中五學生王昊絢(Martha)是420港隊風帆代表隊成員. 身為運動員, 她體會到訓練的辛酸, 也明白香港的發展空間有限. 付出不一定有收穫, 不少運動員更會受傷、殘廢、甚至死亡. 為了表達這種無奈, 主修藝術的王昊絢, 邀請環保單車發明家陳培基協助, 創作「腳踏向前, 倒後移動」的單車. 完全不懂製作單車的她親力親為, 她以行為藝術的形式, 邀請不同人試踏, 體會這種「愈想踏前, 愈易失去平衡」的矛盾狀况, 諷刺香港社會的價值觀, 對運動員帶來的壓力與辛酸."--RTHK website, June 26, 2015.

WonTonMeen・藝術人旅舍 ; 用"耳朵"畫出色彩 ; 陳明朗--化妝藝術家
00:21:36

WonTonMeen・藝術人旅舍 ; 用"耳朵"畫出色彩 ; 陳明朗--化妝藝術家

2015-03-01

"WonTonMeen的前身為深水埗的一楝普通舊樓. 在業主的支持下, 由室內設計師兼管理人Patricia Choi以創新的方法經營, 並將大廈空間的用途重新設計. 原來的地舖變成對外開放既藝術交流場所, 樓上就成為多位來自海外與本地藝術工作者的住所及工作室. 上下結合, 形為香港獨有既藝術社區 . Patricia以香港美食雲吞麵(WonTonMeen)來命名, 讓人容易聯想到香港的濃厚色彩. 她希望住在這裏的藝術工作者能有一個家的感覺, 有像食完雲吞麵後, 令人覺得的那份溫暖. 讓他們可以在這藝術社區內互相扶持, 專心創作."--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西班牙藝術家家內爾.哈維森(Neil Harbisson) 先天全色盲, 利用頭上的eyeborg, 以數碼相機接駁電腦, 把顏色轉成聲波, 愈淺色愈高音. 他的世界不再只有黑與白, 能辨別360種顏色, 成就他獨特的藝術路. 他戴著eyeborg在歐洲遊歷, 以兩種顏色三角形拼成正方形, 呈現歐洲部份首都城市的天空, 如倫敦是鮮紅與深黃, 維也納是鮮黃與米色, 完成《城市色彩》系列."--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陳明朗從事化妝三十多年, 涉獵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實驗劇場、戲曲及大型戶外節目, 亦懂得人體彩繪與特技化妝. 然而最初他是學繪畫的, 因緣際會加入化妝界, 他活學活用, 把繪畫技巧運用在人臉上, 令妝容更立體更吸引. 陳明朗曾多次獲獎學金往外國進修化妝. 紐約之行令他大開眼界, 體會到化妝不單是技術, 更是一種叙事方式. 一個妝容之中微小的差別, 也能影響甚至帶動演員的情緒. 因此由實行化妝, 變成借化妝表意. 藝術跑道由繪畫轉至化妝, 他從善如流, 雖不同類亦能樂在其中. 近年他更開始把多時所學加以整理, 用作教育新進之用. 化妝與教學, 他同樣享受, 甚至希望永遠不完."--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黑盒・創意劇場 ; 玩轉"Dali Atomicus" ; 視覺藝術家--唐景森
00:21:37

黑盒・創意劇場 ; 玩轉"Dali Atomicus" ; 視覺藝術家--唐景森

2015-02-22

"香港的黑盒劇場於八十年代興起, 泛指牆壁以黑色為主而面積較小的表演空間. 演員在中間演出, 與坐在四周的觀眾距離很接近. 這種形式成本較低, 票房壓力輕, 演員與觀眾的互動, 更能產生非一般的舞台火花, 為不少表演團體採用. 天邊外劇團租用了位於大角咀的舊工廈單位, 改裝成三個展劇空間. 戲內戲外無界限, 造就特別的表演形式, 例如藝術總監陳曙曦創作反映香港歷史及社會現況的作品《盧亭》, 半人半魚的主角盧亭不但在劇場中訴說自己的故事, 更會供觀眾親身品嘗, 令觀眾經歷震撼的感受. 同流劇團亦在新蒲崗工廠大廈建立他們的黑盒劇場, 導演Ivor 改編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沙特的劇作No Exit為「讀劇」, 把劇場的小房間變成卡拉ok房, 代表主角死後去的地獄, 觀眾猶如置身其中, 更投入, 同時引起更多反思, 這是黑盒劇場獨有的魅力."--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拉脫維亞裔美國攝影師哈斯曼(Philippe Halsman), 欣賞超現實主義藝術達利(Salvador Dali)天馬行空的想像, 以攝影呈現他的新奇意念, 二人在40年代創作許多精彩攝影作品. 哈曼參考達利的畫作Leda Atomica, 邀請達利出鏡, 加上這幅畫、潑出的水、畫具及貓等等, 拍攝了28次才完成《Dali Atomicus》這幅玩味十足的攝影作品."--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上世紀六十年代, 一位年輕人開始對藝術創作的追求. 他自學繪畫, 跟隨雕塑大師張義習藝, 至八九十年代建立雕塑家的身份, 他就是藝術家唐景森. 他離世剛好七年, 他的家人、朋友及入室弟子藉著展覽, 分享與他相處的點滴, 讓我們了解這位身型瘦小, 但力量龐大的藝術工作者的心路歷程. 大家都提到唐景森身體的缺憾, 沒有阻礙他的藝術路, 倒反成為一股推動力. 他的人生態度不卑不亢, 樂觀又泰然自若地努力以赴. 由他體積巨大的木雕作品中, 可見他對人與生命的熱愛. 七十至九十年代, 他是一位全職公務員, 所有創作都在公餘時間完成, 對藝術純粹的投入, 正是上一代藝術家共有的體驗. 他的太太唐趙慧儀, 談到他在醫院的日子, 仍然堅持大口吃飯, 希望盡快康復出院. 他那自強不息的理念, 貫徹他的生活與藝術生命."--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玖玖 ; 決定性瞬間 ; 舞台劇演員・編導--陳煦莉
00:21:38

玖玖 ; 決定性瞬間 ; 舞台劇演員・編導--陳煦莉

2015-02-15

"「玖玖」是一個展覽場地, 一個夾 band 以及不同範疇創作人聚頭的地方. 始作俑者杜煥形容這裡是一所精神病院, 人們在這裡分享藝術創意, 擦出新奇、異於尋常的火花."--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著名法國攝影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攝影理論影響後世甚深. 他自小學習繪畫, 認為攝影像是用相機畫速寫, 憑直覺完成, 不容修改, 景象消失, 就只能等待下一次機會. 他只以自然光線拍黑白照, 也不裁切照片, 力求呈現事實, 認為後期改動是「承認創造性觀察的失敗」. 隨著數碼攝影及電腦改圖技術出現, 可以大量拍攝照片, 百裡挑一, 即使光線與角度不好, 亦可以電腦修改. 一張好的照片, 究竟是要拍得好, 還是要修得好? 照片能呈現真實嗎?"--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舞台上也不過是生活. 惟有勇於投入, 無論燈光下, 無論陰影失焦處, 種種角度, 投入去直到模糊 自己 那條界線, 便觸摸到每個「角色」都在喜怒或哀樂, 多麼細緻. 「我」因而完整, 才學懂愛. 為了愛, 她的舞台--陳煦莉."--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A Cappella ; 撒旦愛rock band? ; 獨立電影導演--卓翔
00:21:36

A Cappella ; 撒旦愛rock band? ; 獨立電影導演--卓翔

2015-02-08

"A Cappella是意大利文, 指「如教堂的風格」, 源於中世紀西方教會以原始的人聲歌頌上帝. 「A Cappella無伴奏混聲合唱」 於八十年代起在音樂劇中出現, 並流行至今. 流行音樂中的無伴奏合唱, 包括分部的爵士和聲, 及以聲音模擬敲擊樂效果(Percussion). 曲目題材漸多元化, 無分語言國界, 表演的場地不只局限於音樂廳. 這次「有空間」隨著兩隊無伴奏合唱隊Sirens 和 Set Tone Men走遍大街小巷, 穿梭不同空間, 感受人聲自然美的一面. 台灣組合Sirens是三男兩女的組合, 於2009年成立, 風格清新跳躍. 在小的空間, 他們能與觀眾有親密的溝通;而在大的空間, 亦喜歡用最大的能量去感動觀眾. 香港組合Set Tone Men成員是六名男士, 走流行爵士樂及節流藍調路線. 他們喜歡嘗試到不同的場地:舞台、天橋、隧道、樓梯...都是他們引吭高歌的地方. 他們也期望無伴奏混聲合唱這種表演形式, 能像流行曲一樣普及."--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美國著名樂隊披頭四的成員John Lennon被Mark Chapman殺害, 事後Mark聲稱殺John Lennon是撒旦的計劃, 又?自己聽了John的專輯Double Fantasy後, 被魔鬼指示而殺人. 此外, 亦有陰謀論者指, 由於Lennon影響力太強, 有人策劃謀殺他. Mark殺Lennon背後的真正原因, 多年以來一直是個謎."--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因紀錄片《乾旦路》,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的卓翔, 獲得「2013 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新秀獎」(電影). 卓翔坦言自己是個很慢的人, 需要很多獨處的時間思考. 為求令作品能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 把受訪者的真實變化紀錄下來, 往往需要長達兩年以上的觀察及拍攝. 對於創作, 他也坦言, 自己是個很慢的導演. 這獨有的步速, 令卓翔的作品滲透著冷靜, 和他所追求的真實. 透過紀錄片與訪問, 他理解別人的同時, 也在了解自己. 在卓翔眼中, 電影可以是紀錄片, 也可以是劇情片. 在任何形式下, 電影對他來說, 就是要以生命影響生命."--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雜誌平台・大專生以文字與藝術關注社會 ; 迷上村上春樹 ; 舞蹈家--梅卓燕
00:21:35

雜誌平台・大專生以文字與藝術關注社會 ; 迷上村上春樹 ; 舞蹈家--梅卓燕

2015-02-01

"三十多位來自各大院校的大學生, 自資出版學生雜誌《頂理》, 以文字加藝術手法、回應社會議題, 在各區免費派發. 《頂理》意指「頂住」、堅持自己的信念. 雜誌每期專題不同, 有政治、電影、社區現況、潮流等等, 為編委會集體創作的成果. 他們利用影像與音樂創作, 與讀者多方面溝通. 雜誌代表大學生的聲音, 吸引年青讀者投稿, 逐漸成為大學生創作交流的平台."--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從小閱讀不斷, 但學習過程並不一帆風順. 因著對音樂的熱愛, 他經營爵士酒吧, 見盡眾生相. 三十歲的他突然決定要寫小說, 首部作品《聽風的歌》一鳴驚人, 從此走上全職創作之路. 他熱愛跑步, 創作生涯有規律的運動與作息, 作品愈見完整而多元, 除小說外, 亦有譯作、散文、遊記及報導文學."--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年輕時, 她不斷鞭策身體, 要進步要完. 20幾歲, 是舞團的當家舞者. 30幾歲, 是國際知名舞蹈家翩娜.包殊的《春之祭》內唯一的香港舞者. 40幾歲, 她的身體倒下來. 腰傷舊患, 她以為從此也再不能跳舞. 50 歲時, 她再踏舞台. 說句:五十年不變舞照跳. 一次身體挫敗, 令她明白跟身體溝通的重要, 學懂面對並跨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身體的生命力遠較完美的舞姿來得動人. 她 26 歲時編自己第一支獨舞作品《遊園驚夢》, 這支舞見證了她 20 多年來的舞者人生."--RTHK website, June 25, 2015.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