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體育的風采

薪火重燃
00:21:57

薪火重燃

2012-06-24

大學教授劉永松接手全港唯一一所奧運研究中心後,準備大展拳腳,推動奧運精神之延伸。三月份,劉博士向香港約一千位中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一個問卷調查,了解在08年北京奧運之後,普羅大眾對奧運精神的理解是否加深了?08奧運效應在香港留下的價值為何? 從事學界體育超過三十年的吳偉成老師,一向致力推動奧運精神,所謂「更快、更高、更強」,吳老師多年來都鼓勵學生突破自我框框,克服恐懼,要求每位學生在畢業前至少完成一個有難度的運動項目,向自己挑戰。 萬事起頭難,作為體育老師,李秀秀在一間只有六年校齡的學校,想建立體育文化,所下的功夫必然不少,但是,李老師憑著勇於接受挑戰的性格,加上學生在屢敗屢戰之下,仍樂觀面對,不怕失敗,使校隊在近年在學界比賽中,奪得優異成績。學校將籌辦一個小型奧運會,李老師希望學生透過這次活動,體驗奧運精神。

最強後盾
00:21:55

最強後盾

2012-06-17

運動員在比賽場上要奪得獎項,除了努力不懈鍛鍊,亦需具高水平的心理質素,在比賽壓力下發揮出色,而運動心理學家的工作,便是提升運動員的心理質素,協助他們比賽。於香港體育學院任職運動心理主任的姒剛彥博士,為香港重點項目的運動員提供心理諮詢與心理訓練工作。多次隨香港隊參加國際賽事,最近一次是與香港乒乓代表隊參加世界錦標賽。本集的內容,主要是採訪姒博士的工作,讓觀眾更了解運動心理學家如何輔助運動員有更出色的表現。 每個運動員必然遇過受傷的經驗,對全職運動員來說,一旦有傷患而沒得到適切的治療,往往要跟運動員生涯告別。中國雖然是體育強國,但在運動科技方面仍與西方國家有一段距離,外國早已有專人為受傷運動員進行康復治療,但中國一直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專業人才。 早在北京奧運之前,已有一批香港專家遠赴北京,支援著國家隊運動員的訓練,協助他們提升表現,增加奪金機會。符少娥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零八年初次為國家柔道隊提供運動創傷的康復治療的服務,參與協助女子隊運動員佟文及冼東妹奪得金牌。為備戰今屆倫敦奧運,符少娥再次被邀請到國家柔道隊天津訓練基地,作為傷病預防及康復訓練計劃的顧問。 自零九年開始,符少娥已是香港柔道總會醫療顧問。去年受傷患困擾的香港男子柔道運動員張志業,接受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團隊的治療後,狀態逐漸回復,並已取得參加奧運資格,這是香港自1996年後再次有柔道運動員參與奧運。

遇強越強
00:21:56

遇強越強

2012-06-10

單車運動一直是歐美選手的天下,奧運的金牌從來沒有亞洲人拿過;香港單車隊由沈金康教練帶領,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也曾經拿下一些世界冠軍,現正積極為2012 倫敦奧運作最後準備。 過去一年單車隊一直努力參加各項比賽爭取奧運資格,現在落實六個奧運資格,山地賽的一名奧運資格由陳振興出戰,他曾奪2010 亞運金牌;女子場地賽爭先賽及競輪賽各有一個資格,由短距離選手李慧詩出戰,她曾奪2010 亞運金牌及剛於世界杯賽事奪得兩項銀牌;男子場地賽全能有一個參賽名額, 蔡其皓及郭灝霆都有機會代表香港出賽;男子公路方面有一個奧運資格,以老大哥黃金寶和蔡其皓成績最為突出,至於誰人出戰奧運,教練要待五月底完成其他地區的比賽再作最後決定;女子公路也獲得一個參賽資格。 四月舉行的世界場地錦標賽,香港隊沒有很好的成績,沈教練認為這個結果對運動員的心理成長反而有正面的影響,希望運動員可以在奧運前好好了解自己,再作改善。 單車隊的每一個奧運資格都得來不易,黃金寶在單車隊已經二十年,他也表示要在奧運有成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經過幾代運動員的努力,社會的支持;沈教練希望日後能有更多有青年運動員加入單車隊,這才是單車隊的未來。

力爭上游
00:21:57

力爭上游

2012-06-03

歷年來, 香港運動員於殘疾人奧運會表現出色, 但同樣於世界賽穿金戴銀的智障運動員, 過往十二年卻因殘疾人奧運會停辦智障組項目而無法在奧運賽場為港爭光.今年的倫敦殘奧會終於重開智障組賽事, 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的泳手亦蓄勢待發, 準備於殘奧會中再次發熱發光. 自從2000年悉尼殘奧會發現有選手假扮智障人士參賽, 國際殘奧會即決定停辦所有智障組項目. 十多年間國際殘奧會一直尋求加強鑑定評核智障運動員的資格, 最終決定選手於賽前必須進行智力測試方可參賽, 殘奧智障組賽事亦於2012年倫敦殘奧會中正式重開. 2012殘奧對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泳隊意義重大. 隊中的老將梁舒恆就錯過了兩次參與殘奧的機會, 在海外比賽獲獎無數的舒恆, 在國際比賽中, 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雖然舒恆本身患有輕度弱智、自閉症和語言障礙, 但無損她對游泳的熱愛. 將年屆廿五歲的她, 100米蛙式暫時仍在世界排名第三, 她將代表泳隊參與女子100米蛙式項目. 相對而言, 泳隊中的男子代表競爭較為激烈, 二十歲的李浚生雖已為泳隊取得男子100米背泳入場券, 但殘奧男子代表仍未落實, 隊中仍有其他隊員和他勢均力敵, 歐棨麟, 泳隊的新星, 擅長100米蛙泳的棨麟擁有高大健碩的身型, 在最近幾次比賽均有不錯的成績. 另一老將, 陳敏冬, 比賽型的選手, 視李浚生為挑戰目標. 入場券有限, 隊中每人都期望在殘奧前舉行的國際比賽中突破個人最佳成績, 取得殘奧入場券.

為香港達陣
00:21:56

為香港達陣

2012-05-27

國際奧委會在2009年召開全體會議, 將7人欖球列入2016年夏季奧運比賽項目, 這是自1924年後再次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 欖球近年在香港受歡迎的程度是有增無減, 而水準亦不斷提升中. 香港男子隊分別於東亞運及廣州亞運會奪銀, 目前在亞洲十五人欖球排名第二, 亞洲七人欖球排名方面緊隨韓國和日本之後, 排名第三位. 除了成績有突破之外, 香港男子七人欖球代表隊, 過去兩年在"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中奪得"香港最佳運動隊伍", 足見香港欖球的實力備受認同. 香港欖球隊剛剛在今年三月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中, 在四場賽事中, 三勝一敗, 男子隊拚鬥的表現, 充份體現團隊合作的成果. 今年二十四歲的姚錦成, 是第三年入選港隊出戰香港國際七人欖球, 打欖球只有短短五年時間, 現已是港隊中堅成員, 目標成為職業球員; 二十歲的李卡度, 是隊中新星, 八年前到英國升讀中學因而愛上欖球, 回港後去年與港隊七人代表隊跟操, 今年更進一步入選二十人大軍名單. 目前二人正積極參與球隊操練, 預備出戰四至五月間舉行的亞洲欖球五國賽, 與隊友一同為港隊爭取更高排名. 這兩位同為欖球努力不懈付出的運動員, 期望透過未來數年的國際賽事, 提升自己, 爭取2016代表香港衝擊奧運. 隊際比賽比個人項目, 更不易勝出; 7人欖球在2016年成為奧運項目, 香港欖球代表隊是否具備突圍而出的條件?

蓄勢待發
00:21:54

蓄勢待發

2012-05-20

自1998年開始, 香港乒乓球女子代表隊一直由李惠芬教練領軍, 近年因部分資深隊員引退, 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李教練指出, 她在兩年前提出起用新人代表香港, 目標是參加奧運會時, 身邊的人都抱存疑態度, 近年隨著新晉球手李皓晴、吳穎嵐在很多公開賽成績不俗, 李教練認為本地新球員的實力已不容置疑. 她期望藉著球員帖雅娜及姜華珺的經驗, 帶領新晉球員, 參加倫敦奧運創出佳績. 李教練明言, 香港乒乓球女隊在不同的國際賽事都取得獎牌, 獨欠的是奧運會而已, 而這亦是她最終的夢想. 本集主要是透過採訪香港乒乓球女子隊的比賽及訓練, 讓觀眾更了解教練李惠芬與球員帖雅娜、李皓晴如何並肩向前的故事.

鍥而不捨
00:21:57

鍥而不捨

2012-05-13

為備戰今屆倫敦奧運會, 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早於一年前四出參加大小國際事, 希望提高運動員的世界排名以取得奧運入場券. 曾擊敗奧運金牌得主, 中國羽毛球名將林丹的黃永棋, 為港隊男單後起之秀, 中三綴學決意當全職運動員, 一直以爭取獎牌為奮鬥目標, 惟臨場經驗尚淺, 與高手交量往往失之交臂. 「黑妹」葉姵延再次備戰奧運, 常以「輕裝上陣, 創造奇績」提醒自己,面對球場上的得失, 卻是知易行難. 混雙球員王偉康與周凱華, 幾番磨合, 深深體會合作精神, 面對挫敗時, 如何互助互勉? 賽事一個接一個, 運動員又是如何承受壓力與挫敗, 迎難而上, 發揮奧運精神.

六十年來
00:21:56

六十年來

2012-05-06

六十年前, 香港以獨立地區身分, 加入國際奧委會, 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1952年首次派出四名泳手, 出戰第十五屆的赫爾辛基奧運, 過程得來不易. 經歷大半個世紀, 國際形勢多變, 香港亦已回歸, 仍舊能以非獨立地區之身, 在國際體壇穩佔一席位, 團隊規模和實力已今非昔比, 運動員以及主事人的努力, 故然功不可沒, 背後的一些人和事, 現在仍然有跡可尋. 本集帶同觀眾重訪歷年港隊參加奧運的重大事故, 包括72年慕尼黑代表隊被巴游脅持, 80年莫斯科奧運被迫退出等, 一些重要的資料和片段, 以及由當事人娓娓道來, 寄語珍惜香港的獨特身份和積累而來的成果, 迎向即將來臨的新一屆倫敦奧運, 繼續發揚體育和奧運精神.

回到起跑線
00:21:56

回到起跑線

2011-09-15

每位運動員都會懷著一個夢想, 在運動場上奮力追求. 但在汗水過後, 他們都有退下賽場的一天. 究竟全職運動員在轉型時, 需要克服什麼困難? 黎志偉於2000年成為運動攀登的全職運動員, 曾在四屆亞洲攀石錦標賽奪得冠軍, 更於2005年世界排名第八. 現年28歲的他, 除了參與比賽, 亦兼任教練, 教授運動攀登的課程. 為了在日後退役時有更多的選擇, 他開始嘗試不同的工作, 例如從事高空維修工作. 李致和為香港三項鐵人代表隊效力長達11年, 於2010年底宣佈退役. 他在這運動項目中, 成績一直領先. 除了在2004年首次獲得參加雅典奧運的資格, 成為首位參加這項賽事的中國人, 亦於2006年多哈亞運取得一面銀牌. 李致和退役後, 在一間單車公司任職產品經理. 儘管己退出港隊, 熱愛運動的他, 獲聘擔任港隊的陪練員, 每星期保持三至四次訓練, 他認為這個安排, 有助他在全職運動員的過度期, 身心上有更好的調節. 社會對退役運動員的保障, 是否足夠? 面對轉型, 作為過來人的黎志偉、李致和有何體會?

球場判官
00:21:57

球場判官

2011-09-08

每場運動賽事, 競爭激烈, 賽果備受矚目, 除了場上運動員表現是奪魁主要因素外, 裁判的大公無私, 判斷的準確性, 亦至為重要. 證在一場球賽, 跑得比場上任何位置的球員更多, 走位需要體能配合才能發揮, 體能對一個球證來說至為重要, 踏上綠茵場上成為執法判官之前, 除了要接受嚴格的體能考核外, 還需要熟習繁複球例及接受良好心理質素的洗禮. 女球證在以男性為主的足球圈中很罕見, 羅碧芝表示曾經在一場球賽中, 有10個球員圍住她, 否定她的判決, 但她堅持自己的判決是對的, 事後聽到球隊教練, 球員及球迷對她的一些人身攻擊說話, 顯而易見, 性別對她是一大挫折, 也曾想過放棄. 本集透過拍攝不同年代的球證: 球證導師張炎有、國際球證吳超覺及充滿熱誠的年輕女球證羅碧芝, 剖析足球裁判在球賽中扮演的角色, 加強巿民對球證工作的了解.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