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9
三位主持周奕瑋(Jarvis)、陳華鑫(Gloria)及林穎彤(Bella)經歷多個月來的"廠出體驗"已經由"工廈初哥"升級為"工廈達人", 來到壓軸一集, 三人來到工廠區找齊一班"星級專家"蘇志威、楊盼盼、Jacky Yu及Ann Choi大開"慶功"派對, 實行玩轉工廈! 經常鼓勵大家跳舞的"人氣"組合草蜢成員-"蘇老闆"蘇志威, 發揮老闆本色, "舞"進觀塘工廈開設舞蹈學校. 音樂加上舞蹈, 不但可讓人減壓, 不停躍動身體更可燃燒脂肪, 有助減肥、修身及鍛鍊肌肉. "蘇老闆"為讓學生跳得自在又安心, 提供甚麼貼心服務? 另一位"星級專家"楊盼盼, 也是"武"林高手! 盼盼姐在歷年TVB大型綜藝節目中的經典高難度表演, 至今仍為觀眾津津樂道! 她深知香港動作演員青黃不接, 便選址工廈開班培訓幕前幕後人員動作技巧, 學員身手敏捷, 無論對打、「吊威也」均毫無難度. 廚藝出眾的Jacky Yu(余健志)將一座毫不起眼的舊式工廈大翻新, 開設集私房菜與烹飪教室於一身的工作室, "為食之友"不但可以親嚐Jacky的手藝, 更可面對面交流廚藝心得, 甚至與Jacky開Cooking Party! Jacky當初如何構思設計工作室? "星級攝影師"Ann Choi以非一般的創意為婚紗攝影注入新意念, 掀起熱潮. Ann表示, 當初進駐工廈只是姑且一試, 開設工作室後, 有甚麼意想不到的感覺? 三位主持亦把握機會情商Ann拍攝一輯"廠出紀念冊", 紀錄並肩闖蕩工廈的友情歲月!
2014-04-02
正所謂"嚴師出高徙, 棒下出"孝子", "虎爸"、"虎媽"的出現皆因家長們都望子成龍! 其實愛子心切的家長們又怎忍心讓"心肝寶貝"缺少快樂童年, 所以時下的精明父母, 早在小朋友出世前已作好充分準備. 眼見各位"準爸媽"絞盡腦汁, 三位"工廠區地頭蟲"、主持周奕偉(Jarvis)、林穎彤(Bella)及陳華鑫(Gloria), 決定出一分綿力, 穿梭各個廠廈代為物色由初生寶寶到幼兒都樂而忘返的親子園地! 三位主持首先應邀參加一個兩歲小朋友的生日會, 更"落手落腳"以充氣式遊樂設施、娃娃, 加上場內提供的有機零食等, 佈置以動物農場為主題的場地. 工廈內寬敞的空間可讓小朋友四處奔走, 家長亦可陪同寶寶參與親子遊戲、活動. 生日會怎可缺少禮物, 工廈內的幼兒用品天地, 提供一應俱全的嬰兒及幼童產品, 父母「血拚」之餘, 小朋友亦可在兒童天地玩樂, 實屬親子休閒樂園. 有"愛B之士"還在工廈內為牙牙學語的寶寶打造"世外桃源", 以互動方式教學的兒學習班, 由擁有豐富育嬰訓練經驗及專業資格的導師主理, 讓父母及寶寶增加溝通, 並訓練寶寶的平衡力及肌肉發展等. 成長後的寶寶, 也可與父母參加親子烘焙班, 跟經驗導師學習製作蛋糕及麵包等, 既簡單又好玩, 一家人更可品嚐親手炮製的成品, 倍覺溫馨.
2014-03-26
外國設有創意跳蚤市場讓當地的藝術家、創業新手作"試金石", 推廣銷售自家品牌; 而香港近年也有活化工廈成為創業新丁"點石成金"的試驗場, 雲集時裝、設計及飲食等多個界別創意生力軍, 更成為年青人的新"蒲"點! 今集主持周奕偉(Jarvis)、林穎彤(Bella)及陳華鑫(Gloria), 帶大家闖入荔枝角區這幢活力工廈, 見識一眾精英的非凡創意! 首次踏足海外的日本時尚精品店, 除了引入緊貼日本潮流的時裝、家品等時尚產品, 更與本地設計師合作, 讓他們在店內寄賣作品. 從事創作行業需要無限創意, 同時也需要足夠大的空間自由發揮, 這幢活化工廈最難能可貴是設有展覽樓層, 讓設計師展示個人作品. 本地時裝設計師現身說法, 介紹自家作品外, 亦會細說工廈如何擴闊他們的夢想路. 工廈內設除了形形色色的創意店舖及展覽, 咖啡室也不同凡響! 既有特色的餐點, 裝潢佈置更充滿藝術品味, 為創作人、消費者提供一個偷閒空間, 可放鬆心情休息一下. 另外, 工廈內的超級市場亦別具特色, 網羅世界各地的優質食材, 其中本地的手工食品更難得一見, "識食"之人, 豈可錯過!
2014-02-12
香港人生活繁忙, 居住環境擁擠, 想騰出空間享受優質生活談何容易? 然而追求高質素、高品味的生活享受, 都不一定要到蘇豪區, 跟著識?、識食的主持林欣彤(Mag)、陳華鑫(Gloria)及周奕瑋(Jarvis), 走遍香港、九龍及新界的工廈, 同樣可領會不同的生活品味. 位於港島南工廠區的食堂, 集餐廳及畫廊於一身, 將藝術融入生活. 來自異鄉的兩位創辦人, 他們融合藝術、文化、設計並提供健康菜式, 希望客人透過味覺、嗅覺、視覺、聽覺及觸覺五個感官, 加上思考藝術品背後的意思, 從而領略生活新體驗. 藝術融入生活, 並非西方人專利, 中國茶藝就是另一種典型. 茶坊老闆拒?傳統的品茶方式, 喜歡喝茶前先咀嚼茶葉的細膩, 以嶄新的角度品嚐茶的味道. 品茶不一定配中式點心, 一杯清香的茶配搭西式甜品, 中西匯聚, 別有一番滋味! 茶坊除了賣茶葉及茶具, 更會定期舉辦品茶工作坊, 與識茶之人交流品茶心得. 牛肉熟成技術在香港較為罕見, 在工廈卻有一間專營高級肉類及私房菜的熟成牛肉專門店. 私房菜「貴精不貴多」, 每晚只招呼一桌客人, 而每位光顧的客人都希望參觀內裡的「熟成室」, 一睹肉類如何在恆溫恆及濕度控制嚴謹的空間內, 變成肉嫩多汁. 有上乘的佳餚豈能缺少美酒扶持? 座落於工廈的高級食材店, 地方寬敞, 加上以家為主題的裝潢, 讓一眾「識食」之人更自在地交流?食情報.
2014-02-05
在工廈內創業自由度較大, 創業者既可緊貼潮流趨勢, 把握機遇, 從事潮流時興行業, 穩賺不賠; 亦可堅持「走自已的路」, 因應個人興趣或專長, 開闢新市場, 闖出新血路! 三位主持林欣彤(Mag)、陳華鑫(Gloria)及周奕瑋(Jarvis), 遊走全港各大工廠區, 發掘最熱門及最冷門的新蒲點、新玩意! 近年潮流大吹「韓國風」, 當地「人氣」綜藝節目內的「瘋狂」遊戲更旋風式俘虜香港人的心. 有創業者看中這股「韓流」商機, 將「Running Game」帶到工廈, 開設全港首個室內競跑場地. 場內劃分三個主題區, 更有專人為參加者設計各種遊戲及任務, 考驗各人的智慧, 喜歡新鮮感、講求刺激的朋友萬勿錯過! 冷靜、機智型的朋友, 也不愁沒有挑戰性運動可選. 工廈的室內射箭訓練場, 由香港射箭高手開辦, 由場地到設備都達到專業水準, 入門級新手亦有教練從旁協助, 老少咸宜! 去年一部港產電影掀起「狂舞熱」, 不少朋友對跳舞產生興趣. 三位主持竟然在工廈找到鋼管舞學校, 由經驗導師教授, 喜愛這種既性感又具動感舞蹈的朋友, 不妨「去盡?」, 跳個痛快! 2014年有「愛你一生」的諧音, 吸引不少有情人決定今年共諧連理. 工廈裡有婚禮服務公司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服務, 包括過百款禮服、不同主題的拍攝場景, 以及喜帖、回禮禮物及佈置物品等, 包羅萬有, 一眾準新人儘管輕鬆籌劃人生大事, 毋須四處奔波!
2014-01-29
「家」, 除了是一個居所, 亦是一個可擺脫疲倦、無拘無捒的「安樂窩」, 所以「窩」裡的家品設計及佈置豈能馬虎! 今集三位主持陳華鑫(Gloria)、林欣彤(Mag)及周奕瑋(Jarvis)走遍多棟工廈, 決意為準備置業或裝修翻新家居的朋友, 發掘特色家具店. 主打工業風的家具店, 由本地的設計團隊主理, 搜羅自世界各地的素材加上本地的設計, 一件件既復古、實用又帶環保元素的工業風家具便應運而生. 其實店內的每件家具都大有來頭, 老闆介紹特色家具之餘, 更分享在工廈創業的心得. 歐洲與香港雖然相距萬里, 但要找尋歐陸式家具卻近在咫尺. 位於工廈內的歐陸風家具店, 提供各類具氣派的歐陸風味家具, 店家更考慮到香港狹窄的居住空間, 為家具重新設計間隔及尺寸, 精打細算的朋友不容錯過! 五彩繽紛的環境總給人快樂的感覺, 而來自澳洲的Kylie更把代表快樂色彩融入家品, 放到工廈內. 除了五顏六色的家品, 店內的手工藝品也不容錯過. 不少品味之士閒時會一邊喝咖啡, 一邊觀賞電影, 但一齣精彩電影豈能缺少一套專業的影音設備. 「音響發燒友」Alan, 在工廈開設音響陳列室, 備有不同的獨立試音室, 讓音響愛好者尋找至愛.
2014-01-22
昔日的工廠區大多祗有茶餐廳、快餐店等食四, 方便附近工作的朋友解決一日三餐. 自從有寫字樓、五花八門的工作室等紛紛進駐工廈後, 亦吸引到一班「廚神」相繼來到工廈區創業. 今集三位「為食」主持周奕瑋(Jarvis)、陳華鑫(Gloria)及林欣彤(Mag)深入各個工廠區, 尋找隱世工廈美食. 正所謂「不是猛龍不過江」, 來自台灣的程老闆是烹調台灣牛肉麵的高手, 但原來他在工廈創業前有過一段坎坷的故事. 程老闆一邊跟主持分享他在香港打拚的歲月, 一邊大顯身手, 香氣四溢的牛肉麵, 能否吃得出台灣風味, 以及濃濃的人情味? 除了「過江龍」, 一班「本地薑」也在工廈打響名堂! 開設麵包咖啡室的Joan, 堅持以自己的一套製作麵包, 把清新又健康的美食帶到工廠區. Joan細說創業故事, 原來成為麵包師竟出於偶然? 此外, 一班「八十後」也選擇在工廈創業, 合資發展餐飲事業. 年青人創意思維最強, 把餐廳的廚房設計成開放式, 難道不怕油煙四散? 設計背後有甚麼心思? 香港飲食業百花齊放, 餐廳種類多, 菜式亦包羅萬有, 但要在同一餐廳品嚐多種不同風味的滋味美食, 即使願意花錢也不容易找到. 不過在工廈竟有餐廳同時提供自助餐、私房菜及日式火鍋, 而且價錢相宜, 適合一班「打工仔」與一家人開懷大吃一頓, 且看三位主持有甚麼好菜式介紹.
2014-01-08
香港百物騰貴, 衣、食、住、行等消貴「有增無減」, 店舖租金也持續飆升! 加上市區重建計劃, 有不少陪伴市民成長的「老字號」店舖如酒樓、大排檔等, 以致傳統行業一家一家消失, 幾代港人的集體回憶、生活文化彷彿無聲蒸發. 撤出鬧市、退至工廠區, 這些傳統老店可尋到生存空間? 工廈怎樣活化消失的文化? 新生代的文化藝術又如何活化工廈? 三位新生代主持陳華鑫(Gloria)、林欣彤(Mag)及周奕瑋(Jarvis)到訪兩棟工廈, 探索工廈活化後的新面貌. 從昔日的大排檔到時下流行的「Fusion」餐廳,飲食文化的演變見證香港的發展。香港著名飲食集團將昔日的飲食文化於工廈內重視, 成為一個飲食文化博物館. 廠房變身美食天地, 構思何來? 除了地下一層的茶樓, 工廈其餘樓層則劃分成不同區域, 將多種飲食文化實體化, 例如賣牛什、炒小菜的大排檔、掛滿雀籠的茶樓等. 另有介紹世界各地香料的香料區, 以及展示失傳已久的滿漢全席的展區. 到底博物館內還藏有甚麼令人回味無窮飲食展品? 說到工廈活化的成功典範, 不可不提石峽尾的創意藝術中心. 中心成立以來吸引了多位藝術家進駐, 他們有甚麼創意「攪作」, 讓參觀者大開眼界? 藝術可融入舞蹈、環保生活, 甚至飲食. 中心除了有藝術家的工作室, 亦有咖啡愛好者以咖啡室作為交流平台, 一邊品嚐咖啡, 一邊欣賞藝術品, 何其寫意! 一班香港藝術家又為何選擇在藝術中心開闢小天地? 三位主持遊走藝術中心, 從其中佈局設施領略藝術家的每個創意心思, 感受濃濃的藝術氣息.
2014-01-01
香港號稱國際都會、美食天堂, 周圍都可品嚐到環球美食, 但時下年青人對著一道道豐富佳餚, 總習慣讓「手機先吃」, 憑相片判斷食物的味道. 今集三位「為食」主持周奕瑋(Jarvis)、陳華鑫(Gloria)及林欣彤(Mag), 在工廠區發掘到隱世「美食夢工場」! 三位「廚房初哥」不但用照片紀錄美食, 更親自動手炮製, 用舌頭領略美味真意. 觀塘工廈近年多了不少美食家進駐, 令工廠區彌漫著不同菜式的香味. 想親手為愛人炮製心意料理, 是否難事? 美女廚神Zoe在工廈內開設了一間Cooking Studio, 其裝潢以歐陸簡約設計風格為主, 感覺溫馨, 地方開揚, 廚房亦五臟俱全. Zoe主打法國、西班牙及泰國菜, 顧客既可登門一嘗其手藝, 還可拜師學習廚藝. Gloria及Jarvis在Zoe的教導下, 會「反轉」廚房, 還是做出一桌美饌大宴親朋? 單看烹飪書上的示範菜式已令人垂涎三尺, 若要做出與書上一模一樣的菜式, 對Mag及Gloria是否「不可能的任務」? 只見兩人置身擁有開揚海景的多功能廚房, 眼前廚具及煮食器皿俱備, 做出甚麼佳餚? 這個海景廚房, 原本只為飲食書提供拍攝佈景, 負責人索性公諸同好, 出租給同行作拍攝場地, 或舉辦廚藝興趣班. 香港人不但愛品嚐咖啡, 不少愛好者更會鑽研咖啡知識及沖調技巧. 觀塘工廈內藏「咖啡達人」, 一手包辦選擇咖啡豆、炒豆、沖調咖啡, 還收藏古董咖啡工具, 只要與咖啡有關的都無一不曉, 他亦會開班授徒. 香港鮮見有咖啡原豆的烘焙, 到底過程是怎樣的? 咖啡拉花易學難精, Gloria及Jarvis能否挑戰成功? 吃過主菜, 飲過咖啡, 怎少得一道甜品為完美的一餐收結? 「甜品兄弟」Tony及Tommy開設的甜品教室, 工具齊全、環境衛生, 有甚麼「獨家」美味甜品? 且看主持們能否參透兩兄弟的甜品秘笈.
2013-12-11
眾裡尋「牠」千百度, 驀然回首, 時下潮流玩意盡在工廠大廈中! 今集三位觸覺敏銳的時尚主持林欣彤(Mag)、陳華鑫(Gloria)及周奕瑋(Jarvis)來到荃灣工廠區, 尋找隱世「潮人」、「潮物」. 「家」是最令人放鬆的地方, 擺放合心意兼有品味的傢俱, 固然是賞心樂事, 但為「Dream House」添置一件稱心滿意的傢俱又談何容易? 傢品小店的負責人James及Emily在工廈裡為一眾品味之士, 開闢獨立園地. 兩人從世界各地搜羅不同家品、傢俱「貴精不貴多」, 琳瑯滿目的家品、傢俱, 陳列形式猶如歐美跳蚤市場, 處處都有驚喜. 港產電影帶動健身熱潮, 男士們勤於「操肌」, 女士們也不甘示弱, 紛紛學習泰拳等運動, 誓要練成健美身段! 愛好運動的Vincent在工廈開設了一站式健身室, 無論是健身練肌肉、打泰拳減肥或是高空瑜伽, 都可在同一場地完成, Vincent靈活運用工廈空間, 令健身室設備更多元化, 內裡還有甚麼乾坤? 美國新興運動Tricking, 風潮吹入本港工廠區. 發燒友Steve在工廈提供一個Tricking基地, 喜歡挑戰高難度極限運動的朋友, 豈能錯過與Tricking高手交流、切磋的樂趣! 到底Tricking有多刺激? 工廈環境又怎樣滿足一眾「粉絲」? 運動過後, 當然要好好吃一頓, 補充身體消耗的熱量. 一對「甜品達人姊妹花」Rachel及阿阮, 在工廈內炮製出各式各樣既健康、具創意, 又美味的甜品, 滿載心思! 甜品店與工廈看似不搭調, 兩姊妹何以選址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