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deo

香港風華

樸風古圍
00:21:58

樸風古圍

2005-08-21

明末清初, 中國東南沿海盜寇猖獗, 新界的村落經常遭到成群結隊的海盜「打明火」, 為了防範盜寇, 有條件的村落便在村的四周建起一座厚厚的高牆, 高牆上開有槍眼和炮眼, 這便形成了後來的圍村. 海盜未被清剿, 村落間或宗族間又經常因為爭奪水源、土地而發生械鬥, 圍村繼續發揮著它的作用. 後來, 清廷為斷絶海寇生路, 頒發遷海令, 沿海居民一律向內地後遷五十里, 新界五大姓村民生活變得極為艱難. 當地有兩個宫員上表皇帝, 力陳百姓之苦, 並代呈回遷之願, 結果得到皇上御批. 五大姓人為感謝兩位宫員, 湊錢建了間表巡撫廟, 從此五大姓走上一條「和為貴」的共處之道. 他們共同經營出入大鵬的文錦渡, 組織五姓父老共聚聯誼, 這個傳統流傳至今. 圍村的歷史比香港開埠早很多, 傳統習俗經過歷史洗禮, 有些保存下來, 有些就逐漸消失, 雖然中間會有爭拗, 會有反覆, 但是歷史只會按照自己的軌跡前行, 義無反顧.

竹館雀鳴
00:22:10

竹館雀鳴

2005-08-14

博奕遊戲在中國有近千年歷史, 到了明代, 馬吊、排九、骨牌等已很流行, 在這個基礎上, 逐漸發展成現時的麻雀牌. 麻雀牌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依附著賭博的色彩, 筒子、索子、萬子等稱謂均來自古時的錢幣, 但是麻雀牌的千變萬化, 令這種遊戲本身俱備很強的趣味性和益智性, 因此它亦成為一種老少咸宜的大眾娛樂. 港府在1871年頒令禁賭, 賭館雖然被封, 但麻雀牌作為耍樂場所就依然保留. 二次大戰之後, 港府將所有商營機構規範化管理, 麻雀牌亦必須持牌經營, 相傳為了不與政府禁賭的政策相違背, 麻雀館牌照的英文名被稱為麻雀學校. 早年入麻雀館的人龍蛇混雜, 為了維持經營秩序, 雀館都會請人睇場, 結果令更多暴力事件在雀館發生. 不過這種場面, 現在只能在影視作品中可以見到, 因為現時麻雀館的外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面對現時社會五花八門的多種娛樂形式, 麻雀館不得不改善經營方法, 管理者中出現了留學回來的高學歷人士, 完全沒入過麻雀館的年青人亦不怕嘗試入行闖蕩一番. 網上麻雀遊戲的興起, 令傳統麻雀館不但要面對外圍的衝擊, 同時要面對這種傳統遊戲自身變革的衝擊.

西風東漸融南丫
00:21:59

西風東漸融南丫

2005-08-07

大嶼山相繼興建赤臘角機場、迪士尼樂園這些大型基建項目; 比南丫島面積細五倍的長洲, 今日已住了三萬多人, 成為離島區最稠密的地方. 南丫島雖然是香港第三大島嶼, 但這裡除了鄉村車輛之外, 既沒有其他的汽車代步有又沒有大型連鎖店、商場、屋苑, 人口只有五千五百人. 南丫島的面貌, 永遠就像神秘的鄉郊地方. 抗戰勝利之前, 島外人若要到南丫島, 交通是極為不方便; 他們只能從香港仔僱用小艇渡海. 南丫島就如孤島一樣偏僻, 無人知曉它的過去, 甚至連島的名稱亦引起過爭辯. 南丫島過往曾被人喚作「博寮州」. 據說, 唐宋期間這裡是外國船隻進入廣州的前的指定停舶地點, 而舊日「寮」是外國人的眨稱, 故又被稱為舶寮洲. 到1964年, 當時的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呈請理民府, 要求將名改為「南雅」, 因為南丫的丫字有貶低的意思, 後來幾經爭論才決定取消改名, 沿用「南丫」為名. 南丫島北面的榕樹灣因為平地較多, 這裡聚集著不少農民子弟, 1964年, 來往榕樹灣與港島的油麻地小輪正式通航, 這條水路開始引入了不同國籍的新移民, 為這片農村地方帶來莫大的轉變. 1982年南丫島發電廠建成, 更吸引一大批外籍人士來港定居. 他們的到來為這古樸小鎮帶來文化碰撞, 榕樹灣大街是一個見證. 那裡是一間又一間的店舖、食肆尤如歐洲小鎮一樣, 追求原始自然的西方人在這裡定居, 與香港人融為一體.

大學的天空
00:21:59

大學的天空

2005-07-31

在港督盧押爵士的支持下, 1912年2月11日, 港府將香港西醫學院與技術學院合併, 建立了香港第一所大學, 早年香港大學的教授, 講師幾乎全是英國人, 教學語言是英語, 所收學生僅限於能通過英文入學考試者, 其次, 昂貴的學費也將大部份草根家庭的學生拒之門外, 所以, 香港大學的學生一直被視為社會精英, 而大學教育也被冠以精英教育. 20世紀初50年代初期, 香港人口急劇增加, 這為高等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南遷的學者們在香港註冊成立了多間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大專學院或書院, 港英政府也留意到, 需要為香港的中文中學畢業生提供升學的機會, 因此決定籌辦香港的第二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醞釀多年的香港中文大學, 由祟基、新亞和聯合等三間書院組成, 於19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 香港的高等教育從此走向了一個時代. 80年代中期, 世界經濟轉型騰飛, 高科技、研究發展、微型電子和資訊成為新經濟的口號, 香港需要一所新的大學, 推進技術經濟模式, 拓展新的知識領域, 培養優秀的商業管理人員, 工程師和科學家, 因此, 1991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學, 從一開始就肩負著獨特的使命. 90年代初期, 高等教育的不足與人才流失對香港造成的影響日異顯現, 高等教育體制開始努力由精英制向普及化過渡, 港大、中大和科大不斷增加學額, 一些學院也先後被升格為大學, 短短數年, 香港已擁有八所大學之多, 但是大學入學學額仍然遠遠不能滿足中學畢業生的需求, 而香港要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教育中心, 就要不斷吸引海外學生, 面對大學開支的不斷削減, 究竟該如何取得平衡, 無論如何, 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計, 香港的高等教育要進一步發展, 還有待於當局與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鯉躍龍門
00:21:58

鯉躍龍門

2005-07-24

鯉魚門樓這三個字相信大家都不覺得陌生, 鯉魚門名稱之由來有多種說法, 有人說是因為這裡經常有鯉魚出沒而得名, 也有人認為這裡因為海峽名而得名. 鯉魚門位於觀塘區油塘工業區的東南面, 與香港島筲箕灣僅一海之隔, 已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 五十年代初, 區內有很多石礦場, 村民主要以耕種, 捕魚和採礦為生, 但隨著經濟轉型, 石礦廠紛紛關門. 區內居民藉著臨海的地理優勢, 將鯉魚門逐漸發展成為海鮮食肆林立的地方. 很多遊客在品嚐過鯉魚門的粤式海鮮烹調後, 都好評如潮. 因此鯉魚門逐漸發展成遠近馳名的海鮮美食集中地. 從1992年開始的海鮮節, 已成為鯉魚門一年一度的盛事, 在這個節目中, 不僅有中國戲曲和舞獅表演, 而且酒家也會推出各種優惠促銷的方法. 遊客來到鯉魚門, 除品嚐美味海鮮外, 還可沿著大路前往燈塔和鯉魚門天后廟等歷史建築物, 更可近距離欣賞維多利亞港的醉人景色. 六、七十年代, 大批新移民湧現入香港, 人們為了解決居住問題, 紛紛在鯉魚門用木頭及鋅鐵搭建寮屋. 舒緩了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 近年來, 政府為改善區內的居住環境, 開始實行搬一間, 拆一間的政策, 但是這裡低廉的價格和濃濃的鄉村風情, 對很多人依然具有吸引力. 如今, 鯉魚門共有約1,200戶居民, 人口約4,500人. 事實上, 在東南九龍半島上, 觀塘, 油塘及將軍澳均已高度發展, 唯獨鯉魚門依舊保留其百多年來純樸的鄉村風貌, 讓遊客親身感受香港這條具有百年歷史的小漁村的特色. 我們的故事將從這裡展開, 帶你解讀這個小漁村的萬種風情.

春日秧華秋日東
00:21:58

春日秧華秋日東

2005-07-17

福建人來香港要追溯到上世紀初, 成千上萬的福建人去「南洋」做苦力, 香港是一個中轉站, 北角碼頭一帶還沒有填海, 叫做「七姊妹」海灣, 海灣經常有船隻去東南亞, 一位叫做郭春秧的印尼福建籍富商, 計劃在香港建一間糖廠, 獲政府允許在北角進行填海工程, 後來糖價大跌, 郭春秧將土地改成住宅地, 形成了今天的春秧街和僑冠大廈一帶, 北角漸漸繁華起來. 北角聚集了不少中資機構, 商舖、戲院、書局都蒙上一層政治色彩, 而有人甚至說北角是香港的「解放區」. 上世紀五十年代北角被稱為「小上海」, 不少上海有錢的資本家走難到香港, 他們聚居在北角, 到六十年代, 福建人因為語言問題, 都選擇在北角落腳, 慢慢北角演變成今日的「小福建」. 春秧街是北角的中心, 要在陌生的環境生存, 福建人吃苦耐勞, 任勞任怨地從事低下層工作, 他們團結同心打拼幾十年, 專心一意經營一片屬於自己的家. 福建同鄉會凝聚的不但是鄉情, 在香港政治舞台上, 這些大大小小同鄉社團, 在選舉裡面至今仍被認為是支持親中人士的鐵票來源. 在這一集會追述福建人在香港的奮鬥故事

馬照跑
00:22:00

馬照跑

2005-07-10

週三晚上的跑馬地, 高樓鱗次櫛比, 華燈璀璨生輝, 群駒拼命衝線的一刹那, 群眾的歡呼喝采聲響徹雲霄. 賽馬日觀眾的投入, 忘我, 正是香港人的最佳寫照, 當年首任港督以改善環境衛生的理由, 下令清理黃泥涌一帶的沼澤地,並開闢為馬場, 從此賽馬就成為港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在當時華洋交往仍未為世俗所接受的年代, 賽馬是少數能夠真正讓社會各階層人士不論貧富或國籍而能和諧共處的社交活動之一, 當年的賽馬日, 氣氛就像賣物會一樣熱鬧, 然而, 日轉星移, 世界也在慢慢改變, 昔日簡陋的馬棚漸漸被穩固的看台取代, 跑馬地一帶也隨著城市的發展而聳立起一棟棟高樓大廈, 設備先進的沙田馬場正式落成, 越來越多的貨船, 駛進可從馬場遠眺的維多利亞海港. 香港賽馬會於1884年正式成立, 賽馬活動因此而變得更加有組織, 1918年, 一場奪去無數性命的馬棚大火, 在香港歷史上烙下了悲慘的印記. 日軍侵佔香港期間, 馬依然照跑, 儘管情況有些荒誕滑稽, 戰後, 大批難民湧入, 政府資源緊張, 香港賽馬會慷慨將盈利悉數捐出, 幫助社會渡過難關, 其後, 香港經濟起飛, 馬會的業務也穩步發展, 賽馬的收入成為了主要的政府稅收及善款來源, 踏入21世紀, 香港銳意成為國際科技、貿易、金融中心, 而香港馬壇在國際間也漸露頭角, 成為首屆世界巡迴賽終點的東道主. 多年來, 無論馬場怎樣改變和進步, 一些風俗習慣卻依然如故, 從始至終, 馬場都是一個講究特定形式和禮儀的地方, 今時今日, 騎師們仍舊顯風騷, 馬主拉頭馬的傳統, 歷久長存, 最重要的是, 馬場依然是讓社會各階層人士聚首一堂, 無分彼此,一起欣賞精彩競賽的好地方. 本集通過馬主、練馬師、馬夫講述親身經歷, 讓觀眾有機會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趣聞趣事, 走入馬房, 帶你走近賽場背後的馬的故事.

客村餘韻
00:21:58

客村餘韻

2005-07-03

圍頭話又稱為畲話, 是香港最悠久的方言, 時至今日, 畲話幾乎銷聲匿跡, 能唱畲歌的人不超過十個, 而大部分住在西貢. 喜唱山歌的劉容嬌, 多年來整理大量原本失傳的山歌歌詞, 但是畲歌隨著方言的關係, 慢慢地式微, 而不再繼續流行. 順治年間, 清廷為了加強海防, 實施了「遷界政策」, 禁止福建及廣東民眾在沿岸五十公里內居住, 鄉民流離顛沛, 幸而康熙進行了復界, 允許居民回鄉, 又鼓勵移民墾荒, 因此吸引了很多客家人來港找尋生機, 無奈新界已被五大家族掌管, 他們遂流向西貢, 而孟公屋村, 更容納了五個姓氏的族人. 由於客家聚居的區域, 追不上經濟高速的發展, 於是, 他們又再遠走他鄉, 八十年代回流香港, 經營海鮮生意, 加上房地產興旺, 終於過上富足生活. 香港在八十年代末, 大力發展新巿鎮, 建於復界之後的坑口村, 在填海造地之後已蕩然無存, 崇山之間的西貢村落, 畲音餘韻和客家鄉情, 能否保持下去?

走出觀塘
00:21:58

走出觀塘

2005-06-26

觀塘工業區的建立, 發展和衰微, 印證了香港戰後工業化的歷程和特點, 創建於1960年代初的觀塘工業區, 是香港第一個有規劃的工業區, 推動了香港工業的起飛, 第一間註冊工廠在1957年出現於觀塘, 到其頂峰曾有近8000家, 佔到全港工廠的近二成, 最高峰期, 以1981年為例, 曾僱用近18萬工人, 在觀塘工業區創建與成長期間, 全港工廠數目由1971年的26,149間增至1981年的48,324間, 工人數目則由67萬增至約一百萬人, 但是自從1980年初起工業生產北移, 全港製造業工人人數急劇下降, 觀塘工業區近年的走勢也大概如此. 觀塘工業區的工廠以紡織和成衣為主, 也有一些輕金屬, 紙料製品廠, 隨著香港工業轉型, 1991年, 不少廠廈已經換為非工業用途, 不少舊式的工廠大廈已經拆卸, 成為空置土地, 一些更成為商貿大廈和住宅. 分析觀塘工業區內的樓宇, 樓齡超過27年的共有135棟, 佔總數的43%; 介乎10年至27年的共有128棟,佔41%,而少於10年的只有53棟, 僅佔10%以上, 其餘則為空置樓宇, 工業區整體環境受制於六、七十年代的規劃, 街道狹窄, 公共用地和活動空間都不足夠, 而且缺乏綠化代, 工業區的大環境極不理想. 從觀塘工業區的發展歷史, 以及未來的發展路向, 觀塘工業區並不會發展為甲級寫字樓的商業區或高級私人住宅區, 但卻是讓有潛質, 有才幹但缺乏資金的人士發展本土經濟活動的理想地方. 本集通過介紹五、六十年代的老工業家, 老工人以及目前在觀塘創業的年輕人的親身經歷, 讓更多的觀眾了解觀塘這個老工業區的發展歷程, 共同思考香港工業的發展方向.

有求必應黃大仙
00:22:00

有求必應黃大仙

2005-06-19

香港雖然不是宗教主導的城市, 然而區內廟宇及教堂的數目逾千, 顯示出信仰對港人的生活影響極深. 香港的黃大仙區以黃大仙祠而得名, 自古已有傳黃大仙「普濟勸善,有求必應」, 吸引不少的香港人及遊客到訪. 早於1915年, 黃大仙畫像原在灣仔設壇供奉, 至1921年搬遷到獅子山南麓的竹園村建黃大仙祠作私人修道之用, 直至1956年才准予開放公眾參拜. 有說, 看黃大仙祠香火便能知曉香港經濟是好是壞. 黃大仙從竹園的一個「道壇」變成香港地標, 善信的捐獻予廟宇有資金不斷擴充及翻新, 當中亦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 每逢年三十晚或是正月的初一、十五日, 香港人爭相上頭柱香及到解簽舖解簽, 甚至年老一代仍相信「藥簽」之說; 黃大仙區警署更是全港唯一供奉黃大仙師而非關帝的警局, 這些都無不反映港人深信大仙的靈驗. 近年黃大仙社區變化很大, 在祠旁更建成不少屋苑, 由於香火之頂盛, 導致該區空氣污染加劇, 黃大仙祠陸續進行科學化管理, 陸續嚴禁善信化寶及攜帶香油入內, 周邊的解簽及售賣香燭舖頭因此受影響. 更有店主使出「另類法寶」吸引善信消費, 他們稱祠堂改革是「與民俗信仰一種莫大的衝突」, 究竟祠堂的科學化革新, 是否顯示黃大仙或民俗信仰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改變? 港人相信解簽,究竟是迷信或只為尋求出路?

hku lib logo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